[发明专利]一种高山红乌龙茶及其加工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97955.2 | 申请日: | 2016-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尧福;施晓东;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刘毅峰 |
| 地址: | 356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山红乌龙茶及其加工制备方法(可称:“一路保青红”茶叶生产工艺),高山红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采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烘、闷堆、复烘、拣剔、清风、入库、复火、提香和包装。采用本发明的高山红乌龙茶的制备方法,茶鲜叶的内含物质转化合理充分,低沸点香味物质散失较少,而且被称为人体软黄金的茶黄素含量高。产品外形卷曲紧结、匀整、色泽乌黑油亮、兼具高等级乌龙茶的优雅花香和特级红茶的浓郁熟果香、茶汤醇厚鲜爽柔顺、无火味无烟熏味、不寒凉不燥热、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红亮的品质特征。本发明的高山红乌龙茶(特别是福建省闽东地区寿宁县出产的高山红乌龙茶)品鉴感官都优于普通红乌龙茶。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山 乌龙茶 及其 加工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山红乌龙茶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1)采青:选择高山高香型品种茶树作为采摘茶鲜叶的茶树,采摘的茶鲜叶带芽且带有3‑4个叶片;(2)萎凋:(A)晾青:使用晾青架、水筛或者萎凋槽,将茶鲜叶在环境温度为20‑25℃,空气湿为度70%‑80%的条件下,晾至茶鲜叶的失水减重率为10%‑15%;晾青过程中,将茶鲜叶翻拌2‑3次;(B)晒青:将凉青后的茶鲜叶按照2‑3厘米厚度平摊于晒青网上,利用自然柔和的阳光照射茶鲜叶,至茶鲜叶失水变软、青气消除、清香气起时,转入做青;所述自然柔和的阳光,指避开11时30分至13时30分的强光暴晒时段的太阳光;(C)做青:取晒青后的茶鲜叶,第一次摇青摇30转;然后,将第一次摇青后的茶鲜叶平摊于晒青网上,自然柔和的阳光照射1小时后,第二次摇青摇60转;然后,将第二次摇青后的茶鲜叶平摊于晒青网上,自然柔和的阳光照射1.5小时后,第三次摇青摇90转;然后,将第三次摇青后的茶鲜叶平摊于晒青网上,自然柔和的阳光照射2小时后,第四次摇青摇120转;所述摇青,指将茶鲜叶装入水筛并旋转水筛;(3)揉捻:使用揉捻机揉捻做青后的茶鲜叶,先空揉5‑15分钟,轻压揉8‑15分钟,然后重压揉,重压揉至茶鲜叶成条率不低于90%,且揉盘不出现茶汁;然后回转空揉1分钟;所述压揉,指揉捻机运转时,加压盖在加压螺杆上沿加压方向转动;转1圈为轻压揉,转3圈为重压揉;(4)发酵:在自然通风、不加温、不增湿的环境中,将揉捻后的茶鲜叶以24‑26厘米厚度堆放于箩筐中发酵2‑3小时,然后转入烘干;(5)初烘:置步骤(4)发酵后的茶叶于烘干机中, 140‑150℃热烘5‑6分钟;(6)闷堆:将步骤(5)初烘后的茶叶,以24‑26厘米厚度堆放于大竹席上闷堆1‑2小时;(7)复烘:将步骤(6)闷堆后的茶叶, 80‑90℃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不高于6%,制得毛茶;(8)拣剔:使用色选机将毛茶中的黄叶、茶梗及加杂物去除;(9)清风:使用风选机将毛茶中的小片和茶末去除;(10)入库:将清风后的茶叶密封贮存于常温、不潮湿的仓库内,等待包装;(11)复火:使用提香机,置茶叶于50‑60℃的环境中复火处理10‑12小时;(12)提香:使用提香机,置复火处理后的茶叶于80‑90℃的环境中提香处理1小时;(13)包装:取提香后的茶叶,于常温、湿度不高于60%的环境条件下包装为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未经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79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保护栏的茶机
- 下一篇:一种低聚果糖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