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导一体轴承防漏油防油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0988.7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王伟光;张金慧;付嵩;李藏雪;王泽宇;高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H02K5/10;H02K5/16;F01D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导一体轴承防漏油防油雾结构,由上导密封部分、挡油筒及下密封部分、内外气压连通部分、稳油面部分、防爬油五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在滑转子外侧设置了两层密封气腔,在推力头内侧设置两道防爬油凹槽,在上机架底部增加环形密封板以增加风阻,并在挡油筒上部设置三道挡油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与外界保持气压联系的高密封等级通路,以抑制因轴承室内部气压过低时内侧汽轮机油被吸出进入轴承底部;还设置了两层稳油板,可较好地抑制推力头与镜板旋转时引起的油面提升现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推力立式异步电机推导一体轴承防漏油防油雾结构,尤其是三代核电海水循环水泵电机推力系统,可广泛用于核电、石化、海水淡化行业。 | ||
搜索关键词: | 推导 一体 轴承 漏油 防油雾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推导一体轴承防漏油防油雾结构,其特征是:由上导密封部分、挡油筒及下密封部分、内外气压连通部分、稳油面部分、防爬油部分构成;接触性上导轴承外油挡(5)安装在上导轴承座(10)的上平台(24),接触性上导轴承外油挡(5)内圆与推力头(4)外圆滑动配合,接触性上导轴承内油挡(6)安装在上导轴承座(10)的中平台(25)上,接触性上导轴承内油挡(6)内圆与推力头(4)外圆滑动配合,推力头(4)与轴(9)经过过盈的方式热套在一起,挡油筒(1)焊接在上机架(14)上,三个挡油环板(3)等间距点焊在挡油筒(1)上,两件密封半环板(2)把合在上机架(14)上,密封半环板(2)与轴(19)间隙配合,推力头(4)下部径向开有多个甩油孔(13),推力头(4)上部径向开有多个通气孔(11),推力头(4)内侧在通气孔(11)的下方圆周方向依次开有两个阻油凹槽(12),推力头(4)内侧设有直角过渡轴台(16),直角过渡轴台(16)在水平方向与挡油环板(3)之间带有间隙,直角过渡轴台(16)在竖直方向与挡油环板(3)之间带有间隙,直角过渡轴台(16)在水平方向与挡油筒(1)之间带有间隙,直角过渡轴台(16)在竖直方向与挡油筒(1)之间带有间隙,上导轴承座(10)圆周开有8个连通孔(20),上导轴承座(10)径向开有4个气室连接孔(15),上导轴承座(10)上安装两件通气过滤器(9),油冷却器(17)把合在上机架(14),上稳油环板(7)安装在油冷却器(17)顶部,中稳油环板(8)把合在上机架(14)中部,轴承室汽轮机油(18)被上稳油环板(7)和中稳油环板(8)分割为两个部分,接触性上导轴承外油挡(5)通过密封垫(22)和密封条(21)完成与上导轴承座(10)的连接密封,接触性上导轴承内油挡(6)通过密封垫(22)和密封条(21)完成与上导轴承座(10)的连接密封,上导轴承座(10)通过双密封(23)与上机架(14)完成连接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4209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状电池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导流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