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6055.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2/00 | 分类号: | C22C32/00;B22F3/16;C22C1/05;C22F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1份硬质相、35份粘接相、2份抑制相、35份合金相组成,将上述原料经搅拌、压制、烧结成型,硬质相是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组成:10-12%碳化硅、1-3%碳化钽、0.7-1.2%碳化铌、0.7-0.9%TiC、0.3-0.6%钕、2.3-3.6%Cr3C2、余量为碳化钨;粘结相是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组成:6-8%NiAl、20-32%Co、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标准剂量桶对压坯模具送料,精准度高,零件毛坯致密性好,合格率高,而且特别采用增加了淬火、回火工序,晶体形成后的内应力小,加工性能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缸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生产步骤:1)、原料准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6‑8份硬质相、24‑26份粘接相、4‑5份抑制相、32‑34份合金相组成,所述硬质相是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组成:4‑6%碳化硅、2‑4%碳化钽、1.7‑2.2%碳化铌、0.4‑0.5%钕、1.2‑1.4%Cr3C2、余量为碳化钨;所述的合金相是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组成:12‑14%碳化硅、15‑17%碳化铌、12‑14%Fe粉、24‑28%NbC、余量为钕;2)、原料混合,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加入混合物总质量16‑18%乙醇作为研磨介质,加入混合物总质量6‑8%表面活性剂,研磨4‑7小时干燥后,950‑120℃下烧结4‑5小时,继续研磨得到40‑50µm粉末,然后进行烧结成型;3)、将缸体烧结件加热到560‑600℃,保持1‑2小时,再在58‑65分钟内升温至780‑800℃,用淬火油进行淬火冷却,再将淬火后的缸体烧结件在420‑500℃下进行回火60‑70分钟,再从回火炉中取出放入220‑250℃的回火油中随油缓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260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