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8727.9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闫云;刘晓林;董云峰;代伟娜;许东海;黄国庆;陈欢;石晶;李晓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付雷杰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装置及方法,属于气相色谱分析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切换阀Ⅰ、切换阀Ⅱ、切换阀Ⅲ、切换阀Ⅳ,以及载气Ⅰ、载气Ⅱ、载气Ⅲ和载气Ⅳ四路载气气路;其中,切换阀Ⅰ上设有两个定量管,分别为定量管I和定量管II;切换阀Ⅰ和切换阀Ⅱ之间设有第一分子筛柱,在切换阀Ⅲ和切换阀Ⅳ之间设有第二分子筛柱,在切换阀Ⅰ和切换阀Ⅳ之间设有Porapak Q柱,在切换阀Ⅲ上设有脱氧柱和三通转换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方法,只需一次进样的即可完成所有微量杂质的分析,能够分析包括氧气在内的多种高纯气、超纯气及其混合气中的微量杂质,节约分析成本,简化进样操作,加快分析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微量 杂质 分析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装置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切换阀Ⅰ(1)、切换阀Ⅱ(2)、切换阀Ⅲ(3)、切换阀Ⅳ(4),以及载气Ⅰ、载气Ⅱ、载气Ⅲ和载气Ⅳ四路载气气路;其中,切换阀Ⅰ(1)上设有两个定量管,分别为定量管Ⅰ(61)和定量管Ⅱ(62);切换阀Ⅰ(1)和切换阀Ⅱ(2)之间设有第一分子筛柱(71),在切换阀Ⅲ(3)和切换阀Ⅳ(4)之间设有第二分子筛柱(72),在切换阀Ⅰ(1)和切换阀Ⅳ(4)之间设有Porapak Q柱(8),在切换阀Ⅲ(3)上设有脱氧柱(9)和三通转换阀(12);所述切换阀Ⅰ(1)为吹扫型十通气动切换阀,其十个接口序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和⑩;所述切换阀Ⅱ(2)、切换阀Ⅲ(3)、切换阀Ⅳ(4)为吹扫型六通气动切换阀,切换阀Ⅱ(2)、切换阀Ⅲ(3)、切换阀Ⅳ(4)的六个接口序号均分别为①、②、③、④、⑤和⑥;所述载气Ⅰ气路与切换阀Ⅰ(1)的④号接口相接,载气Ⅱ气路与切换阀Ⅰ(1)的⑨号接口相接;样品气从切换阀Ⅰ(1)的①号接口进入,从切换阀Ⅰ(1)的②号接口流出;定量管Ⅰ(61)两端分别连接切换阀Ⅰ(1)的③号和⑥号接口,定量管Ⅱ(62)两端分别连接切换阀Ⅰ(1)的⑩号和⑦号接口;第一分子筛柱(71)两端分别连接切换阀Ⅰ(1)的⑤号接口与切换阀Ⅱ(2)的①号接口;Porapak Q柱(8)两端分别与切换阀Ⅰ(1)的⑧号接口和切换阀Ⅳ(4)的⑥号接口相连;所述载气Ⅲ气路与切换阀Ⅱ(2)的⑤号接口相接;针阀Ⅰ(101)与切换阀Ⅱ(2)的②号接口相连,针阀Ⅱ(102)与切换阀Ⅱ(2)的④号接口相连;切换阀Ⅱ(2)的⑥号接口与切换阀Ⅲ(3)的⑥号接口相连;所述脱氧柱(9)两端分别与切换阀Ⅲ(3)的⑤号接口和②号接口连接;载气Ⅳ气路和脱氧柱(9)的再生氢气分别与三通转换阀(12)两端连接,三通转换阀(12)的出气口与切换阀Ⅲ(3)的④号接口相连;针阀Ⅲ(103)与切换阀Ⅲ(3)的③号接口相连;第二分子筛柱(72)两端分别与切换阀Ⅲ(3)的①号接口和切换阀Ⅳ(4)的④号接口连接;所述切换阀Ⅳ(4)的⑤号接口与PDD检测器(11)相接;切换阀Ⅳ(4)的①号接口与针阀Ⅳ(104)连接;所述气体为氢、氖、氩、氮、氪、氦的高纯气、超纯气及其混合气中的一种;分析时,样品气通过定量管Ⅰ(61)和定量管Ⅱ(62),采用一次进样,定量管中的两份样品气试样分别进入第一分子筛柱(71)、第二分子筛柱(72)和Porapak Q柱(8);主成分气在切换阀Ⅱ(2)进行中心切割,第一分子筛柱(71)和第二分子筛柱(72)将Ne、H2、O2/Ar、N2、Kr、CH4、CO组分分离,Porapak Q柱(8)分开CO2组分;分离开的组分依次进入PDD检测器(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187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