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4521.0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永;颜帮国;王引;倪海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分别对嫁接时间、接穗选择、接穗规格、嫁接种类、绑扎方法、解缚时间和方法作了特定的选择和规定,采用经过处理的壮穗进行嫁接,其对接穗年份和规格进行了严格限定,可有效保证接穗的生长质量,并在采穗前进行消毒处理,在嫁接前用植物生长促进剂进行预处理,都可以提升接穗的活性,保证嫁接的成活,而后期采用的分步解缚方法进一步保证了嫁接的成活率。综上,采用本发明的嫁接方法,可成倍提升成活率,降低繁殖成本,能为商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杨梅 变异 植株 嫁接 成活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嫁接时间:宜在当年3月中下旬或9月中下旬进行;操作当日温度范围在15℃‑25℃,次日为无雨或嫁接后至少12小时内无雨;(2)、接穗选择:以计划截取二年生以上结果健壮母枝为接穗,应须在冬季清园时用不少于5°的石硫合剂处理,然后在计划采穗的前一个月左右,再用杀菌剂处理一次,保证枝条无病菌带入,并选用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采穗进行预处理;(3)、接穗规格:选长11‑14㎝,粗1.2㎝以上的粗壮直立枝条,用嫁接刀匀力削成长5.5‑7.0㎝,宽>1.0㎝,削口高1.5‑2.0㎝的接穗,使之与嫁接砧木平直粘贴在相同部位;(4)嫁接种类:切接与高接为主,不提倡腹接;其中切接以小苗嫁接为主,高接以中间砧为主;(5)、绑扎方法:与常规果树的嫁接方法相同,用尼龙缚膜螺旋状扎紧包住嫁接口;(6)、解缚时间和方法:嫁接15天后观察成活率,若树表皮褐色多为死亡,对此要分析原因及时补接;解缚应分步进行,在嫁接的2个月左右等接穗长出新芽顶住尼龙薄膜时,及时用刀尖划破使之平直向外生长;在半年后解缚,整个解缚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全面解开后再松系一层以培养保护嫁接口的韧性,增加嫁接口的木质化强度;第二次应在嫁接的9个月后全部解除包扎的尼龙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柑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345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果塑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黄芪药渣的猪苓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