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4521.0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永;颜帮国;王引;倪海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杨梅 变异 植株 嫁接 成活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常绿果树植物遗传育种的一种嫁接技术,具体为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约有65%的高等植物是多倍体品种,而多倍体品种的出现分自然变异和人工诱变两种方法。其中前者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植物染色体数及染色体数目改变,从而促进倍性变化。后者是采取人为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使之染色体分裂重组,从而出现新的个体,这个个体同前者一样,有整倍体和非整倍体的不同种质。
这些种质的出现,为遗传育种研究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但是这些种质,客观上需要通过营养系繁殖保存,以便科研、生产所需。而繁殖保存最主要和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传统的嫁接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倍性变异植株的杨梅具有多倍体的显著特征,即组织器官具大性、枝条韧性弱、脆性强、输导组织伤口大、愈合慢、易污染等特点,这样若采用常规方法嫁接,其成活率不到20%,且采穗量是常规材料的6倍以上,嫁接成本是常规的4倍以上。
因此,针对以上倍性变异植株杨梅的种性特点,现有的嫁接技术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嫁接技术,以实现不同倍性变异植株杨梅的高效繁殖,为商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可有效提升该种植株的嫁接成活率,降低繁殖成本,能为商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嫁接时间:宜在当地当年3月中下旬或9月中下旬进行,基本气候条件为;操作当日温度范围在15℃-25℃,次日为无雨或嫁接后至少12小时内无雨;
(2)、接穗选择:以计划截取二年生以上结果健壮母枝为接穗,应须在冬季清园时用不少于5°的石硫合剂处理,然后在计划采穗的前一个月左右,再用杀菌剂处理一次,保证枝条无病菌带入,并选用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采穗进行预处理;
(3)、接穗规格:选长11-14㎝,粗1.2㎝以上的粗壮直立枝条,用嫁接刀匀力削成长5.5-7.0㎝,宽>1.0㎝的接穗,削口高1.5-2.0㎝,使之与嫁接砧木平直粘贴在相同部位;
(4)嫁接种类:切接与高接为主,不提倡腹接;其中切接以小苗嫁接为主,高接以中间砧为主;
(5)、绑扎方法:与常规果树的嫁接方法相同,用尼龙缚膜螺旋状扎紧包住嫁接口;
(6)、解缚时间和方法:嫁接15天后观察成活率,若树表皮褐色多为死亡,对此要分析原因及时补接;解缚应分步进行,在嫁接的2个月左右等接穗长出新芽顶住尼龙薄膜时,及时用刀尖划破使之平直向外生长;在半年后解缚,整个解缚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全面解开后再松系一层以培养保护嫁接口的韧性,增加嫁接口的木质化强度;第二次应在嫁接的9个月后全部解除包扎的尼龙薄膜。
进一步的,上述植物生长促进剂为GA3(0.5~0.7mg/L)、NAA(0.5~0.7mg/L)、6-BA(0.4~0.6mg/L)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混合液。
进一步的,上述采穗用植物生长促进剂进行预处理的时间为24-36小时,处理时以拟嫁接的一端枝条50枝左右一捆竖浸过夜捞起,浸液高度为计划嫁接口一端8-12㎝;一般以上午采穗处理,次日下午开始嫁接为宜。
进一步的,上述嫁接生长过程中的施肥用药:对嫁接后的植株在2个月后用复合肥溶液加硼砂、硫酸锌混合液进行叶面施用;对于病虫害则按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做到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用药时间应在5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中旬,要选择晴天多云天气的上午9时前完成或下午4时后开始喷药,要有连续2个的无雨日。
本发明方法对接穗年份和规格进行了严格限定,以保证接穗的生长质量,并在采穗前进行消毒处理,在嫁接前用植物生长促进剂进行预处理,以此来提升接穗的活性,保证嫁接的成活,而后期采用的分步解缚方法进一步保证了嫁接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杨梅倍性变异植株嫁接成活率的方法,首先要明确嫁接材料的变异属性,要在采穗圃认真核实材料,在明确嫁接对象的性质特点后确定嫁接方法,同时要视树势、枝条质量确定采穗时间、数量。
1、整个嫁接步骤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嫁接时间:以浙江气候为例,宜在当年3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进行,但以前者为宜。操作当日温度范围在15℃-25℃,次日为无雨或嫁接后至少12小时内无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柑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4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果塑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黄芪药渣的猪苓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