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侧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1652.0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3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和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F1/14;B26D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11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侧冲装置,其主体包括模具,模具由顶模和底模构成,所述的顶模为底部设有与底模对应的凹模,它还包括成型孔洞、通孔以及冲击装置,所述的冲击装置包括顶推动力装置、冲击头、固定座,固定座分布于底模的外周,顶推动力装置固定在固定座上,在顶推动力装置的前端固定有冲击头,冲击头的截面轮廓与对应的通孔的轮廓以及对应成型孔洞轮廓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2)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模具侧冲装置,其主体包括模具,模具由带导向装置的顶模(1)和底模(2)构成,所述的顶模(1)为底部设有与底模(2)对应的凹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底模(2)侧面设有的若干成型孔洞(3)、位于顶模(1)凹模侧壁面上与成型孔洞(3)位置和数量对应的通孔(4)以及和成型孔洞(3)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冲击装置,所述的冲击装置包括了顶推动力装置、冲击头(6)、固定座(7),固定座(7)分布于底模(2)的外周,顶推动力装置固定在固定座(7)上,在顶推动力装置的前端固定有冲击头(6),冲击头(6)的截面轮廓与对应的通孔(4)的轮廓以及对应成型孔洞(3)轮廓相同,使得当顶模(1)与底模(2)闭合时,通孔(4)和成型孔洞(3)对齐,顶推动力装置顶出后,冲击头(6)依次穿入通孔(4)、成型孔洞(3),当顶推动力装置收缩后,冲击头(6)依次离开成型孔洞(3)、通孔(4),在成型孔洞(3)的内端头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料通孔(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和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和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316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