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栅功率器件的栅极结构及工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5652.7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5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栅功率器件的栅极结构,在硅衬底上具有沟槽,沟槽侧壁及底部附着有一层氧化层,沟槽内下部具有分离栅极,分离栅极上部同样覆盖有一层氧化硅,与沟槽侧壁及底部的氧化硅层一起将分离栅极形成包围,沟槽上部为栅极,硅衬底表面为绝缘层,金属引线通过穿通绝缘层的接触孔将栅极引出。所述的栅极为U型结构的多晶硅薄栅,其内部填充满金属钨,接触孔与填充的金属钨连接,将栅极引出。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分离栅功率器件的栅极结构的工艺方法。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功率 器件 栅极 结构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离栅功率器件的栅极结构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第一步,沟槽刻蚀形成之后,沟槽内淀积一层氧化层;之后淀积多晶硅并回刻,形成位于沟槽下部的分离栅;再淀积氧化层并回刻,形成分离栅上方的氧化层;第二步,沟槽内再淀积一层多晶硅,淀积的多晶硅厚度不超过沟槽深度;第三步,沟槽内再淀积金属填充沟槽;第四步,先对金属进行刻蚀,再对多晶硅进行刻蚀;形成U型的薄多晶硅栅包裹金属的结构,避免了多晶硅完整填充而造成的由于填孔能力缺陷形成空洞;第五步,淀积层间介质,刻蚀接触孔并淀积金属,制作金属引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356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
- 下一篇: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应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