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羊肚菌制备吡咯酸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9109.2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标;刘艳如;吴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10 | 分类号: | C12P17/10;A61K31/40;A61P39/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分离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羊肚菌制备吡咯酸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制备方法为以羊肚菌为原料,经固体发酵、产物有机浸提、分离纯化得到吡咯酸化合物。所用的羊肚菌原料为羊肚菌M.co 0010(Morehella esculenta),已于2014年7月6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4324。根据该制备方法得到了一种吡咯酸化合物,实验证明该吡咯酸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药物。本发明制备的吡咯酸化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利用菌株Morehella esculenta发酵制得,培养基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羊肚菌 制备 吡咯 酸化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羊肚菌制备吡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羊肚菌为原料,经固体发酵、产物有机浸提、分离纯化得到吡咯酸化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固体发酵:将羊肚菌活化后进行固体发酵;然后进行培养;(2)产物有机浸提:将步骤(1)培养得到的菌丝体与培养基用有机溶剂浸提;浸提液浓缩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萃取;取乙酸乙酯相,经脱水、浓缩后,得到有机粗提物浸膏;(3)分离纯化:将有机粗提物浸膏用甲醇溶解后,进行凝胶柱层析;采用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检测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组分收集、合并后,再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收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组分;最后再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吡咯酸化合物;步骤(1)所述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配方组成为:马铃薯16‑25wt%,葡萄糖1.5‑2.5wt%,蛋白胨0.5‑1.5wt%,1‑2wt% 琼脂,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羊肚菌,菌种为羊肚菌M.co 0010(Morehellaesculenta),已于2014 年7 月6 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4324;其中所述得到的吡咯酸化合物为其分子式为C5H5NO2,结构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7910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