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蜚蠊抗肝纤维化活性提取物的制备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3930.2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培云;杨永寿;施贵荣;李夸巧;杨敏;赵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P1/16;G01N21/78;G01N31/16;G01N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71003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蜚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蜚蠊成虫杀死干燥后粉碎;将所得粉末加入醇溶剂进行提取并过滤;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无醇味;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加入所得浸膏和热水,进行搅拌,静置后放出水层,收集滤液并过滤;将蜚蠊脱脂提取物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再用水及不同浓度的醇洗脱;将所得洗脱液过滤、减压浓缩、干燥后粉碎,即得抗肝纤维化的活性提取物;分别测定提取物活性成分中总肽、粘多糖、多元醇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当前对于蜚蠊提取物多用于烫伤、烧伤、组织修、口腔护理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使蜚蠊的药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蜚蠊 制备 过滤 活性提取物 抗肝纤维化 蜚蠊提取物 提取物 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 油水分离装置 心血管疾病 游离氨基酸 成虫 口腔护理 脱脂 醇溶剂 醇洗脱 多元醇 洗脱液 粘多糖 检测 烫伤 醇味 烧伤 杀死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蜚蠊成虫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将蜚蠊养殖时间在5个月以上的成虫杀死干燥后粉碎;提取:将所得粉末置于提取罐中,加入醇溶剂进行提取制得滤液;浓缩: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无醇味,即得蜚蠊提取物;脱脂: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加入所得浸膏和热水,进行搅拌,静置后放出水层,收集滤液并过滤,即得蜚蠊脱脂提取物;吸附、洗脱:将蜚蠊脱脂提取物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再用水及不同浓度的醇洗脱,收集60~95%的洗脱液;制成品:将所得洗脱液过滤、减压浓缩、干燥后粉碎,即得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检测:分别测定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中总肽、粘多糖、多元醇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所述提取采用冷浸提取法或回流提取法,所述冷浸提取法为将蜚蠊干燥成虫粉碎至10~30目,置浸泡罐中,加3~7倍量体积分数为60~95%的提取溶剂,搅匀,每次浸泡72小时以上,其间每间隔3~6小时搅拌一次,然后将提取液用孔径为200~500目的滤布过滤,收集滤液;所述回流提取法为将蜚蠊干燥成虫粉碎至10~30目,置提取罐中,加3~7倍量体积分数为60~95%的提取溶剂,搅匀,在70~80℃下回流提取2~5小时,提取3次,然后将提取液用孔径为200~500目的滤布过滤,收集滤液;所述过滤先用全棉滤布、棉纶滤布、涤纶滤布、丙纶滤布或尼龙滤布中的一种;所述脱脂采用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加入浸膏和浸膏体积量的2~5倍量60~75℃的热水,顺着同一方向缓慢搅拌,并加热至65~75℃,保温0.5小时,静置冷却6~12小时,待油脂分离后放出水层,过滤,收集滤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理学院,未经大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2393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池微溶结晶物作为植物肥料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报文透传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