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以及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6734.0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荻野洋岳;小西幸生;小野拓也;安达琢真;佐藤宽朗;神山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06;F02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其能够良好地将气缸盖内的油回收至储油部。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E)的油路结构(40)具有:油回收通路(41),其在所述V型干式油底壳引擎E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沿着位于左右各气缸组(BL、BR)的气缸盖(13)的最下部的侧壁部和气门室的底面之间,以其至少一部分比气门室的外侧下端部更靠近外侧的方式在气缸排列方向上延伸设置;第一连通孔(42),其设置有多个,且连通气缸盖的气门室与油回收通路;第一吸油通路(43),其连接油回收通路和第一吸油装置(P1)。气门室内的油被第一吸油装置通过第一连通孔、油回收通路以及第一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储油部(OT)。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油底壳 引擎 油路 结构 以及 型干式油底壳 | ||
【主权项】:
一种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所述干式油底壳引擎倾斜地搭载于车辆,所述干式油底壳引擎的油路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油回收通路、第一连通孔和第一吸油通路,其中,所述油回收通路在所述干式油底壳引擎倾斜地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沿着位于气缸盖的最下部的侧壁部和气门室的底面之间,以其至少一部分比所述气门室的外侧下端部更靠近外侧的方式,在气缸排列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通孔至少设置有一个,其形成于所述侧壁部上,并且连通所述气缸盖的所述气门室与所述油回收通路,所述第一吸油通路连接所述油回收通路和第一吸油装置;所述气缸盖的所述气门室内的油,被所述第1吸油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油回收通路以及所述第一吸油通路吸引,并送回储油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967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回收冷却水水蒸气的冷却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