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5472.7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程丝;章瀚;曹敏华;范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D04H1/4382;D06M11/79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制备及应用。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硝酸银,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聚丙烯腈/硝酸银纳米纤维,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聚丙烯腈/银纳米纤维薄膜,再将其置于碱性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中,通过水解反应得到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聚丙烯腈/银/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膜。二氧化硅层能阻止荧光分子与银纳米粒子直接接触而引起的荧光淬灭,同时,银纳米粒子周围的局域电场能大幅度提高荧光分子的发射强度,通过调节二氧化硅层的厚度,可提高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同时也放大了金属离子的淬灭效应,大幅度提高了对低浓度金属离子的检测灵敏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金属 离子 痕量 检测 传感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再加入前驱体硝酸银,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分数为11.0%~13.0%,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2.0%~2.2%;b.将得到的混合溶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聚丙烯腈/硝酸银纳米纤维薄膜;c.将步骤b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浸泡于浓度为10~20mM的硼氢化钠溶液中,还原反应20s~30s,得到聚丙烯腈/银纳米纤维薄膜;d.将步骤c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浸泡于浓度为0.1nM~0.4nM的正硅酸乙酯/乙醇、pH为9~11的溶液中, 在温度为40~50℃的水浴加热条件下,正硅酸乙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吸附在纳米纤维的外表面,在碱性条件下控制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反应时间,得到一种在聚丙烯腈/银纤维薄膜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的等离子体增强荧光基底材料,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5nm~3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654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