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65472.7 | 申请日: | 2014-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丝;章瀚;曹敏华;范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D04H1/4382;D06M11/79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金属 离子 痕量 检测 传感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再加入前驱体硝酸银,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分数为11.0%~13.0%,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2.0%~2.2%;
b.将得到的混合溶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聚丙烯腈/硝酸银纳米纤维薄膜;
c.将步骤b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浸泡于浓度为10~20mM的硼氢化钠溶液中,还原反应20s~30s,得到聚丙烯腈/银纳米纤维薄膜;
d.将步骤c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浸泡于浓度为0.1nM~0.4nM的正硅酸乙酯/乙醇、pH为9~11的溶液中, 在温度为40~50℃的水浴加热条件下,正硅酸乙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吸附在纳米纤维的外表面,在碱性条件下控制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反应时间,得到一种在聚丙烯腈/银纤维薄膜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的等离子体增强荧光基底材料,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5nm~3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反应时间为80min~480min。
3.按权利要求1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置于两亲性共轭聚电解质荧光溶液中,加入待检测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的最低检测浓度达到0.17nM,荧光溶液发生荧光淬灭,实现对金属离子的传感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痕量检测的传感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离子为Fe3+,Cu2+,Hg2+,Cd2+, Mn2+, Ni2+, P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54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