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6672.6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优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F16H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通过研究非对称形状的连杆的贯穿孔的形状,来降低在将其大端部支承于输入轴的轴承上作用的载荷的峰值。使连接第1连接点与大端部的中心的线相对于中心线所成的角度比连接第2连接点与大端部的中心的线相对于中心线所成的角度大,第1连接点是第1连结部的外周面与大端部连接的点,第2连接点是第2连结部的外周面与大端部连接的点,因此,虽然由于通过第2连结部传递的载荷使得大的第2峰值载荷施加于支承连杆的大端部的轴承,但是通过构成为第1连结部的刚性比第2连结部的刚性高,能够使通过第1连结部和第2连结部传递的第1、第2峰值载荷变得均匀,降低载荷的峰值,从而提高轴承的耐久性。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传递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输入轴(11),其与驱动源(E)连接;输出轴(12),其与所述输入轴(11)平行地配置;摆动连接件(13),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出轴(12);单向离合器(21),其配置在所述输出轴(12)和所述摆动连接件(13)之间,在该摆动连接件(13)向一个方向摆动时所述单向离合器(21)接合,在该摆动连接件(13)向另一个方向摆动时所述单向离合器(21)解除接合;偏心盘(18),其与所述输入轴(11)一体地偏心旋转;变速致动器(14),其变更所述偏心盘(18)的偏心量;和连杆(19),其连接所述偏心盘(18)和所述摆动连接件(13),所述连杆(19)具备:大端部(19a),其支承于在所述偏心盘(18)的外周面设置的轴承(20);小端部(19b),其与所述摆动连接件(13)连接;第1连结部(19f),其在通过所述大端部(19a)的中心(Ob)和所述小端部(19b)的中心(Os)的中心线(C)的一侧连结该大端部(19a)和该小端部(19b);第2连结部(19g),其在所述中心线(C)的另一侧连结所述大端部(19a)和所述小端部(19b);和贯穿孔(19e),其被所述大端部(19a)、所述小端部(19b)、所述第1连结部(19f)和所述第2连结部(19g)包围,且贯穿所述连杆(19)的轴向两表面,连接第1连接点(P1)与该大端部(19a)的中心(Ob)的线相对于所述中心线(C)所成的角度(α1)比连接第2连接点(P2)与该大端部(19a)的中心(Ob)的线相对于所述中心线(C)所成的角度(α2)大,所述第1连接点(P1)是所述第1连结部(19f)的外周面与所述大端部(19a)连接的点,所述第2连接点(P2)是所述第2连结部(19g)的外周面与所述大端部(19a)连接的点,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第1连结部(19f)的刚性比所述第2连结部(19g)的刚性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466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滚子车轮轴承组件
- 下一篇:密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