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芴吡啶铜微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324.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李星;赵亚云;赵秀华;康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127 | 分类号: | C07D213/127;B01J31/22;C07C43/205;C07C43/225;C07C41/30;C07C22/08;C07C17/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芴吡啶铜微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将一定量的金属盐溶液加入到含有端基氮原子的有机配体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0.5~10h,陈化1~10h,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制得相应的金属-配体微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其在C-C偶联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成功实现了对不同金属-配体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对粒径的大小及表面光滑度有效调控,获得了粒径均一、表面光滑度不同的片状金属-配体微纳米粒子,并且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催化实验证明本方法制备的金属-配体微纳米离子作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催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设备投资少,适合大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螺芴吡啶铜微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吡啶单元的有机配体溶于乙醇或者二氯甲烷中,得到有机配体溶液,所述有机配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mol/L~40mmol/L;将铜盐溶于水中,得到铜盐水溶液,其中铜离子浓度为10mmol/L~100mmol/L;将铜盐水溶液快速加入到有机配体溶液中,在20~80℃下反应,并剧烈搅拌0.5~10h,其中铜离子与有机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体系陈化3~10h;将陈化后的产物离心分离,留下沉淀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所述沉淀物,超声分散,干燥,即获得所述螺芴吡啶铜微纳米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493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湿绝缘材料
- 下一篇:嘧啶衍生物及其作为病虫害防治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