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及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799.3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尹少平;王晶;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73/04;C08G63/91;C08G63/08;C12N15/63;A61K47/34;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及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开环共聚和酰胺化反应合成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PCL-g-LPEI),其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组成包括:(A)载质粒DNA的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阳离子复合物作为多重基因复合物的内核;(B)肿瘤靶向配体透明质酸(HA)通过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包裹阳离子复合物,作为多重基因复合物的外壳。该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构建的多重复合基因具有细胞毒性低,血液相容性好,转染效率高,肿瘤靶向作用等优势,期望在临床基因治疗中获得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阳离子 接枝 共聚物 多重 复合 病毒 基因 载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及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其特征是,该阳离子接枝共聚物通过开环共聚合成端基为羧基的聚己内酯,利用酰胺化反应接枝到L聚乙烯亚胺上,合成阳离子接枝共聚物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所述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组成包括:(A)载质粒DNA的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阳离子复合物作为多重基因复合物的内核;(B)肿瘤靶向配体透明质酸通过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包裹阳离子复合物,作为多重基因复合物的外壳;阳离子接枝共聚物聚己内酯-g-线性聚乙烯亚胺的结构式为:
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及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组装多重基因复合物示意图如图1; 其中,L聚乙烯亚胺为线性结构,分子量为10000~25000Da;聚己内酯分子量为1000~4500Da,透明质酸分子量为4000~45000Da;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单体投料比,聚合反应时间以及聚合反应温度,控制聚己内酯的分子量和接枝率;按照质量计算:聚己内酯与L聚乙烯亚胺的比例为1∶2.5~1∶40,接枝率为5~35%; 阳离子复合物中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与质粒DNA的N/P(即氨基氮摩尔数/DNA的PO3-摩尔数)比为10~40∶1;多重基因复合物中透明质酸与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的COO-/N(透明质酸的羧基摩尔数/聚己内酯-g-L聚乙烯亚胺的氨基氮摩尔数)比为1~1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679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