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及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799.3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尹少平;王晶;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73/04;C08G63/91;C08G63/08;C12N15/63;A61K47/34;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阳离子 接枝 共聚物 多重 复合 病毒 基因 载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药物制剂领域,涉及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及多重复合非病毒基因载体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新型阳离子接枝共聚物PCL-g-LPEI的合成;本发明还涉及构建PCL-g-LPEI/DNA复合物和载透明质酸(HA)多重基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作为低毒高效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中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型基因治疗方法为癌症治疗、遗传疾病等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研制安全有效、细胞毒性低和肿瘤靶向性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将成为基因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基因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的关键难点,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尽管病毒载体转染效率较高,但存在免疫原性、致瘤性、细胞毒性,制备复杂,对外源基因容量有限(Collin SA,Guinn BA,Harrison PT,et al.Viral vector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which vector for which strategy.Current Gene Therapy.2008,8:66-78.)等自身难以克服的隐患,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非病毒基因载体转染效率较病毒载体低,但易于制备生产,无免疫原性,无传染性,载基因容量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Schatzlein AG.Non-viral vectors in cancer gene therapy:principles and progress.Anti-Cancer Drugs.2001,12:275-304.),已成为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广泛的阳离子聚合物非病毒基因载体。PEI易于逃离内涵体,在体内外均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细胞毒性大,不能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报道PEI的转染效率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Kunath K,Harpe A,Fischer D,et al.Low-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imine as a non-viral vectors for DNA delivery:comparis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 in vivo distributio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imine.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3,89:113-125.),细胞毒性也随之增大。PEI的细胞毒性,主要是由其正电性对细胞膜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所致,也是其携载基因进入细胞的作用原理。如何改造阳离子聚合物PEI,降低细胞毒性、提高转染效率成为基因载体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治疗基因成功进入靶细胞进行表达,需要克服一系列生理障碍:血液循环稳定性,细胞膜,内涵体,胞浆传递以及细胞核膜。带大量正电荷PEI与基因形成带正电的复合体,内吞进入细胞形成内含体,通过质子海绵效应成功从内含体逃逸,进入细胞质。苏靖采用酰胺键交联小分子量PEI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细胞毒性降低,转染效率提高,在多种细胞中具有 较好的生物活性,但形成的PEI-基因复合物多带有正电荷,易与血液中带负电分子如血清蛋白等凝聚,甚至引起补体活化和血细胞凝固(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27084.6.)。PEG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修饰PEI,可提高生物相容性,遮蔽表面正电荷,降低与血清蛋白等物质的结合,延长体内循环时间(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80023048.7.),但形成基因复合物稳定性差,粒径过大,不易被细胞摄取。采用疏水性材料修饰PEI,可改善基因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粒子平均粒径。将超支化PEI与疏水性聚(γ-苯甲基L-谷氨酸盐)片段(PBLG)反应生成水溶性PP,可有效包载pDNA,避免核酸酶的降解,形成平均粒径为96nm的纳米粒,细胞毒性降低,且在HeLa细胞、Vero细胞和293T细胞的体外转染效率明显高于PEI(Tiana H,Xiong W,Wei J,et al.Gene transfection of hyperbranched PEI grafted by hydrophobic amino acid segment PBLG.Biomaterials.2007,28:2899-29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