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双鸠尾槽铆合的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111.3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3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瑞;王建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双鸠尾槽铆合的加工模具。它解决了现有的加工模具无法高效确保产品精度及产品形状的稳定性,同时铆合连接处的强度差、寿命短等问题。本实现双鸠尾槽铆合的加工模具包括呈上下合模配置的上模体与下模体,上模体的底面上弹性连接脱料板,上模体与下模体由入料端侧至出料端侧顺次设置呈合模匹配的切刀工站、铆合预折工站、外形预折工站、成型弯折工站、炮管预折工站、炮管弯折成型工站、炮管调整工站及铆合打点工站。本实用新型达到高精度加工水平,提升工件产品的尺寸标准化,形态稳定化;同时通过设计多项工站顺次配合加工,增强铆合连接处的张力作用,由此确保与满足产品频繁使用也不会张开所需要的整体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鸠尾 槽铆合 加工 模具 | ||
【主权项】:
实现双鸠尾槽铆合的加工模具,包括呈上下合模配置的上模体与下模体,所述上模体的底面上弹性连接脱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与下模体由入料端侧至出料端侧顺次设置呈合模匹配的切刀工站、铆合预折工站、外形预折工站、成型弯折工站、炮管预折工站、炮管弯折成型工站、炮管调整工站及铆合打点工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431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