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棉纤维素快速制备碳微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2199.6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花;贾虎生;侯文生;戴晋明;高晓月;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棉纤维素快速制备碳微球的方法,是采用棉纤维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在反应釜内通过调控加热温度、时间、反应物浓度,进行水解反应、碳化反应,最终在300℃、压强10MPa下制得碳微球,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快捷迅速,使用设备少,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碳化过程所需能量少,是十分理想的用棉纤维素快速制备碳微球的方法,为植物类纤维素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开辟了广阔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纤维 快速 制备 碳微球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棉纤维素快速制备碳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棉纤维素、乙醇、盐酸、去离子水,其组合配比准确用量是: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对制备所需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控制:
(2)粉碎、清洗将棉纤维素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然后用60目筛网过筛,粉碎过筛反复进行,过筛后,棉纤维素成细粉,细粉粒径≤0.25mm;(3)清洗反应釜向反应釜内注入盐酸100mL,用毛刷刷洗10min,然后注入去离子水150mL,刷洗10min,然后晾干;(4)配制盐酸水溶液量取盐酸21.1mL±0.01mL、去离子水250mL±1mL,加入烧杯中,用搅拌器搅拌5min,使其混合均匀,成:0.5mol/L的盐酸水溶液;(5)配置棉纤维素盐酸溶液称取棉纤维素10.0g±0.01g,量取0.5mol/L的盐酸水溶液250mL±1mL;置于烧杯中,用搅拌器搅拌,搅拌速率400r/min,搅拌时间2min,搅拌后成糊状物;(6)制备碳微球用棉纤维素制备碳微球是在高压反应釜内进行的,是在加热、加压、降解、碳化反应下完成的;①将糊状物加入高压反应釜内,然后用釜盖密封;②开启反应釜加热器;反应釜温度由常温20℃开始升温,升温速度5℃/min,升温时间为24min±2min,当温度升至140℃±3℃时,保温、恒温150min±2min,反应釜内气体蒸发,反应釜内压强为0.5MPa,棉纤维素进行降解反应;③然后继续升温,升温速度5℃/min,升温时间32min±2min,当温度升至300℃±3℃时,保温、恒温420min±2min,釜内压强为10MPa;棉纤维素碳化,形态转换,生成碳微球;棉纤维素在140℃±3℃、盐酸存在的状态下,进行降解反应,温度升至300℃时,棉纤维素发生热解及碳化反应,形成棉纤维素-降解-碳化的物理化学转变,生成碳微球;碳微球的生成过程:I棉纤维素水解降解在反应釜内,140℃±3℃、0.5MPa状态下,在氢离子作用下发生水解降解,转变成低聚糖、葡萄糖;水解降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式中:C6H12O6——葡萄糖(C6H10O5)m——低聚糖,m=2-3H2O——水蒸气II碳化在300℃±3℃、10MP的高温高压下,低聚糖、葡萄糖热解、脱水,热解产生的CH4、CO、及有机小分子在高温高压环境中转变成羧基或羰基,存在于碳表面,形成无定型碳微球,碳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
式中:C——碳H2——氢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5H4O2——糖醛CH3COOH——乙酸H2O——水蒸气(7)产物冷却关闭反应釜加热器,停止加热,釜内碳微球随炉冷却至常温20℃±3℃;(8)去离子水洗涤将反应釜中的碳微球移至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250mL,用搅拌器搅拌洗涤10min,成:洗涤混合液;(9)离心分离将洗涤混合液移入离心管中,在转速为4000r/min的离心机上离心分离,倒去上清液,留存黑色沉淀物;(10)乙醇超声洗涤将黑色沉淀物置于烧杯中,加入乙醇250mL,然后置于超声清洗器内,进行超声洗涤20min,成:乙醇混合液;(11)抽滤将乙醇混合液置于抽滤瓶上的布氏漏斗中,用微孔滤膜进行抽滤,滤膜上留存产物滤饼,洗涤液抽至滤瓶中;乙醇洗涤、抽滤重复进行5次;(12)真空干燥将产物滤饼置于石英皿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80℃±2℃,真空度80Pa,干燥时间360min;干燥后得终产物:黑色粉体碳微球;(13)检测、分析、表征对制备的碳微球的形貌、色泽、成分、化学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和表征;①用红外吸收光谱仪进行红外光谱分析;②用扫描电镜进行产物形貌分析;③用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结构检测、分析;结论:碳微球为黑色粉体,粉体颗粒直径≤1um;水热碳化制备的碳微球表面含有羟基、羰基和羧基官能团;(14)产物储存对制备的碳微球储存于棕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密闭避光储存,储存温度为20℃±3℃,相对湿度≤10%,储存于干燥、阴凉、洁净环境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921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个新的黄酮碳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带旋钮的机械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