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161.8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耿金菊;任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1/56;C02F3/30;C02F1/50;C02F1/72;C02F1/30;C02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混凝沉淀-生化处理-过氧乙酸消毒-高压CO2消毒-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沉淀整套工艺对污水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去除,有效地控制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解决了废水中抗性基因对环境的危害问题,提高了生物处理能力和废水处理效果,工艺流程简洁、合理,降低了运行成本,便于工业化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和可靠的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污水 抗生素 抗性 基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混凝沉淀收集污水进入混凝沉淀池,使用絮凝剂PAC和混凝剂PAM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所述的絮凝剂PAC的投加量为3‑5mg/L废水,混凝剂PAM的投加量为1‑3mg/L废水;沉淀后得上清液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体浊度;(2)生化处理将步骤(1)砂滤后出水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活性污泥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COD,去除后出水经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3)过氧乙酸消毒将经过步骤(2)生化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用泵送入消毒塔,加入过氧乙酸消毒10min,过氧乙酸加入量为80‑100mg/L;该过氧乙酸的制备工艺为:先取冰醋酸放入桶中,加入2%硫酸混匀,然后加入30%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冰醋酸用量比为1∶2),加入1g/L浓度为0.1%磷酸作为稳定剂,在室温下放置2天后使用。(4)高压CO2消毒工艺往步骤(3)中的消毒塔内注入0.5‑1.5Mpa高压CO2气体,高压CO2气体由高压CO2钢瓶经过减压阀和高压管道,通过消毒塔底部的微孔曝气管进入消毒塔,分布在溶液中进行杀菌,高压CO2通入时间为5‑10min;(5)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步骤(4)得到的高压CO2消毒出水送入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氧化池;所述光催化氧化池加入球形纳米级二氧化钛悬浮式填料,所述球形纳米级二氧化钛悬浮式填料包括核体和涂层两部分,核体外包覆着纳米级TiO2涂层,核体采用聚乙烯材料一次注塑成型,核体球半径在3~10cm之间;涂层为粒径小于100nm的TiO2粉体浸涂形成,涂层厚度在0.05~0.45mm之间;所述球形纳米级二氧化钛悬浮式填料的比重为水的比重的95~99.8%;同时,在沉淀池中30°斜放一个的复合三层的多组纳米二氧化钛网,白天阳光、阴天和日落后紫外线的照射下,再一次氧化、分解、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抗性基因。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网是不锈钢网上加涂纳米级二氧化钛涂层形成的;(6)步骤(5)后沉淀1h,精滤,去除水中的剩余杂质,得到处理回收的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61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