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熔化体积膨胀率/熔融态密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433.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平;王军伟;路阳;成波;王克振;马榕彬;田禾青;彭国伟;赵静;陈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9/04 | 分类号: | G01N9/04;G01N25/1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材料熔化体积膨胀率/熔融态密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样品室置于电加热的样品座中,热电偶、PID智能温控仪和继电器联合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探针固定在夹持机构上,整体沿导杆可以在z向自由运动。该方法包括:将盛装了已知质量样品的样品室竖直放入样品座中,盖上顶盖,矫正装置使探针与样品室底面垂直,通入保护气体,打开温显开关,设定加热参数后开始加热。样品完全熔化后关闭保护气体,探针深入样品室测得液面高度,再停止加热,一次测量结束。重复测量获得平均液面高度,根据公式求得样品熔化体积膨胀率(负值为熔化体积收缩率)和熔融态密度值。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熔化 体积 膨胀率 熔融 密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材料熔化体积膨胀率/熔融态密度的测量装置,样品室(201)是一个有底、开口的筒形容器,盛装待测样品(101)后放置在加热座(301)中间的加热腔内,加热腔是加热座(301)中心的一个竖直盲孔,加热座(301)上方盖有顶盖(304),其特征在于:加热座(301)侧壁靠近底部有一个与加热腔连通的小径通孔;加热座(301)上靠近加热腔的圆周上均布有竖直盲孔,加热棒安装在盲孔中,盲孔上面有一个环形保护块(303);环形保护块(303)上面盖有顶盖(304),顶盖(304)中间并排有3个小径通孔,左侧通孔插入保护气体通入管(501);中心通孔的孔径比探针(401)直径大;探针(401)是一根笔直细长杆,固定在夹持机构(701)的夹持端,夹持机构(701)固定在导杆(702)上,间隙配合,通过夹紧螺钉(703)夹紧;导杆(702)固定在上箍圈(703)和下箍圈(704)上,上箍圈(704)和下箍圈(705)套在加热座(301)外围,由上圆周紧固螺栓(708)和下圆周紧固螺栓(709)固定;在上箍圈(704)和下箍圈(705)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一个上径向调整螺钉(706)和下径向调整螺钉(707),上径向调整螺钉(706)和下径向调整螺钉(707)端部与加热座(301)外壁抵触;右侧通孔插入测温热电偶(601),测温热电偶(601)与PID智能温控仪(602)温度输入端连接,PID智能温控仪(602)控制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603)线圈连接,220V交流电源分别通过温显开关K1、负载开关K0后与PID智能温控仪(602)和继电器模块(603)连接,从继电器模块(603)引出电源线经过主熔断器R1、次熔断器R2后与电加热棒(302)接线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4743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