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CL2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905.2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忠泽;肖海娟;许建华;刘建文;孙珏;崔大苓;徐可;梁欣;李琦;殷佩浩;高虹;赵成根;陆海;金泉克;王国娟;余文燕;朱晏伟;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5/66;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BCL2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3-UTR区域插入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promoter的Xba I位点,构建包含BCL2的3-UTR区域的双荧光素报告基因质粒pGL3-p-BCL2-3-UTR,用于检测hsa-mir-1915对BCL2基因的调控作用,从而便于对细胞内microRNA调控的检测。本发明检测细胞内hsa-mir-1915的表达,从而标示细胞内特异的microRNA表达水平,为细胞内microRNA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所构建的BCL2基因的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可用于检测细胞内hsa-mir-1915对BCL2基因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用于microRNA的抗肿瘤研究中,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bcl2 基因 utr 荧光 报告 质粒 及其 构建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其特征是,通过下述方法构建:根据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iRDB预测hsa‑mir‑1915与BCL2结合的靶位点,将其中的包含人BCL2基因的3‑UTR区的序列扩增,插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promoter的Xba I位点,构建BCL2的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所述的BCL2基因的3‑UTR区具有序列1的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259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