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牡蛎体内DHA含量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3181.X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怀平;王迪文;孙泽伟;刘合露;张涛;林清;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牡蛎体内DHA含量的育种方法,利用来自于同一物种不同亚种或种群的纯种牡蛎为亲本,通过种内亚种间或种群间同源远交能够产生DHA含量高的杂种后代,本发明能够提高牡蛎体内的DHA含量达20%以上,效率高。本发明不需要转基因、药物处理等技术,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本发明能够提高显著地牡蛎体内营养成分,从而可有效地遏制目前养殖牡蛎营养品质低下的问题,为高值化牡蛎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牡蛎 体内 dha 含量 育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牡蛎体内DHA含量的育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种贝选择、纯种鉴定及性腺促熟:种贝必须源自于同一种牡蛎的不同亚种或种群的纯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亲本进行纯种鉴定,通过人工方法调控种贝性腺同步成熟;(2)杂种与纯种组合的建立:以性腺成熟的种贝为材料,解剖分别获得精子和卵子,每种种贝的雌雄个体数至少20个,然后采用种内亚种间或种群间远交产生杂种组,同时,采用亚种内或种群内交配产生源自同一亲本的纯种组,作为杂种组的对照组;(3)幼虫培育与稚贝养成:幼虫培育在室内进行,主要包括培育密度、饵料、水温、盐度;稚贝养成在海上进行,幼虫培育的初始密度为2个/ml,每天全换水一次,充气培育;饵料为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日投饵3次,投饵量前3天为1万个藻类细胞/ml、接下来7天增加到5万个藻类细胞/ml,之后增加到10万个藻类细胞/ml;每两天对幼虫培养密度进行定量,并通过调节培养水体以使每个培育桶中的幼虫密度基本一致,幼虫培育期间不加抗生素,当20%~3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投放处理好的牡蛎壳、扇贝壳等采苗器进行采苗,按每个附着基附着8—10个稚贝投放,当水体中的浮游幼虫全部附着变态后,继续在室内培养一周左右,然后将附有稚贝的牡蛎壳或扇贝壳用绳子串起并做好标记,在天气晴朗的下午出池,挂到海上进行稚贝养成;之后,定期检查稚贝的生长和存活情况,6个月后,可生长到5cm‑6cm,为了降低环境效应,杂种组和纯种组从幼虫、稚贝,到成贝期间一直养殖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4)DH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从杂种组和纯种组中各取至少15个成体牡蛎为材料,活体解剖获得新鲜的软体组织,同一种的组织先搅匀、真空冷冻干燥再研磨成粉,先用氯仿‑甲醇混合液抽提脂肪,然后用NaOH甲醇溶液对脂肪进行甲酯化,最后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脂肪酸组分,测定出杂种组和纯种组样品中的DHA含量并进行比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318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