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栅极两晶体管DRAM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5244.4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7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橹;颜丙勇;陈玉文;邱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65 | 分类号: | H01L21/265;H01L21/82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栅极两晶体管DRAM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栅极两晶体管DRAM的制造方法,通过功函数调节或离子注入补偿工艺,解决了FBGC2TDRAM结构的可制造性问题,即通过功函数调节或离子注入补偿工艺,以在工艺上通过自对准实现不同于常规CMOS工艺的漏栅交迭区延伸特性,且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极 晶体管 dram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后栅极两晶体管DRAM的制造方法,采用后栅极高介电常数金属栅工艺制备的两晶体管DRAM结构至少包含一个第一晶体管和一个第二晶体管,且在第一、第二晶体管各自所包含的栅槽中均填充有样本栅,对样本栅进行回蚀后,在栅槽的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有高介电层和金属氧化物介电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于两晶体晶体管DRAM结构上旋涂光刻胶,曝光、显影后去除第一晶体管结构区域上的光刻胶,形成光阻;步骤S2,于从光阻中暴露的栅槽处进行角度倾斜离子注入工艺,对第一晶体管栅槽中的金属氧化物介电材料层靠近第一晶体管漏极的一端进行功函数调节,使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区域中靠近漏极的区域反型成与其漏极相同的掺杂类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3524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三通接头医用插管
- 下一篇:用于悬挂交通工具的轨道和转向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