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6922.2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忠;邓泉;段晓微;蔡伟平;孔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66 | 分类号: | B01J23/66;A62D3/10;A62D101/28;A62D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复合纳米棒为氧化锌颗粒构筑成的多孔棒状氧化锌的表面负载有银颗粒,氧化锌和/或银颗粒之间有介孔,多孔棒状氧化锌的棒长为0.6~3μm、棒直径为90~150nm、比表面积为18~22m2/g,氧化锌颗粒径为10~30nm,银颗粒径为20~30nm,介孔径为3~30nm。方法为先将醋酸锌乙醇溶液和二水合草酸乙醇溶液混合后置于密闭状态,于温度为70~90℃下保温至少5h,再对其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的处理,然后,先将得到的草酸锌置于430~470℃下退火至少2h,再将其加入硝酸银乙二醇溶液中,于可见光下搅拌至少15min后,对其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制得目标产物。它可用于受有机物污染的水中进行可见光催化降解。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氧化锌 复合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棒,由氧化锌颗粒和银颗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颗粒构筑成多孔棒状氧化锌,所述多孔棒状氧化锌的表面负载有银颗粒,所述负载有银颗粒的多孔棒状氧化锌表面的氧化锌颗粒和/或银颗粒之间有介孔;所述多孔棒状氧化锌的棒长为0.6~3μm、棒直径为90~150nm、比表面积为18~22m2/g;所述氧化锌颗粒为多晶体,其粒径为10~30nm;所述银颗粒的粒径为20~30nm;所述介孔的孔直径为3~3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4692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软质烟灰收纳袋
- 下一篇:一种摩擦点燃式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