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组织培养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6875.1 | 申请日: | 201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邸宏;王振华;刘昭军;周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组织培养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1)剥取玉米幼胚;(2)制备农杆菌菌液;(3)侵染与共培养:将步骤(1)中得到的玉米幼胚浸泡于步骤(2)中制备好的农杆菌菌液中,100-150W超声波处理20min后,接种于Murashige和Skoog固体培养基,24℃条件下暗培养共培养3d;(4)转基因植株生长:将步骤(3)培养的玉米幼胚用无菌水清洗2-3次,接种于含头孢霉素150mg/L的Murashige和Skoog固体培养基,26℃条件下暗培养1周,移栽到营养基质中,在温室中培育;(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采用PCR或Southern杂交鉴别玉米转基因植株。本发明用于玉米遗传转化。 |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培养 玉米 遗传 转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组织培养的玉米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剥取玉米幼胚;(2)制备农杆菌菌液;(3)侵染与共培养:将步骤(1)中得到的玉米幼胚浸泡于步骤(2)中制备好的农杆菌菌液中,100‑150W超声波处理20min后,接种于Murashige和Skoog固体培养基,24℃条件下暗培养共培养3d;(4)转基因植株生长:将步骤(3)培养的玉米幼胚用无菌水清洗2‑3次,接种于含头孢霉素150mg/L的Murashige和Skoog固体培养基,26℃条件下暗培养1周,移栽到营养基质中,在温室中培育;(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采用PCR或Southern杂交鉴别玉米转基因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68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