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钝齿棒杆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突变提高精氨酸产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66997.X | 申请日: | 2010-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宏;饶志明;徐美娟;张晓梅;许泓瑜;窦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9/12 | 分类号: | C12N9/12;C12N15/54;C12N15/63;C12N1/21;C12P13/10;C12R1/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L-精氨酸是人体内所需半必需碱性氨基酸之一,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和药理作用。高产精氨酸突变菌株C.crenatum SYPA5-5以循环途径合成精氨酸,乙酰谷氨酸激酶(NAGK)是其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受到产物精氨酸的反馈抑制。利用重叠PCR技术用编码天冬氨酸的GAT密码子取代了编码NAGK蛋白中287位的甘氨酸的GGA密码子,突变后获得高活性且受精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明显降低的NAGK。将argBSD基因通过pJCl-tac引入高产精氨酸的钝齿棒杆菌中,进一步提高关键酶的表达量。最终产酸水平由原来的28g/L提高至36.3g/L,L-精氨酸产量提高了29.7%。 | ||
| 搜索关键词: | 钝齿棒 杆菌 乙酰 谷氨酸 激酶 突变 提高 精氨酸 产量 方法 | ||
【主权项】:
突变型N‑乙酰谷氨酸激酶,将含有如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N‑乙酰谷氨酸激酶进行定点突变,其中野生型N‑乙酰谷氨酸激酶第287位的甘氨酸被天冬氨酸所取代,使得精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被减弱或解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69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 下一篇:涡轮循环风力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