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6695.2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昕;徐诚;尹国栋;赵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C08G69/48 | 分类号: | C08G69/48;C08G59/10;C02F1/52;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原油破乳的树枝状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它由在总重量100中占0.1%-10%的1.0代到3.0代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占10-45%的环氧氯丙烷、占5%-22%的二甲胺形成含10%-40%上述合成物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先合成1.0代到3.0代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取不同比例的1.0代、2.0代和3.0代树枝状聚酰胺-胺在温度低于40℃下加入适量的环氧氯丙烷反应2-4小时,加入一定量的二甲胺,向混溶液滴加占总加入量90%的环氧氯丙烷,温度升高至85℃-95℃,反应1小时;再分三次将剩余10%的环氧氯丙烷加入,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20分钟,温度保持85℃-95℃,至反应完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枝 状反相破 乳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原油破乳的树枝状反相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1.0代到3.0代的树枝状聚酰胺‑胺、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组成;其配比是:在总重量为100中,1.0代到3.0代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占0.1%‑10%,环氧氯丙烷占10‑45%、二甲胺占5%‑22%,形成含10%‑40%上述合成物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首先合成1.0代到3.0代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取不同比例的1.0代、2.0代和3.0代树枝状聚酰胺‑胺在温度低于40℃下加入适量的环氧氯丙烷反应2小时‑4小时,加入一定量的二甲胺,向混溶液滴加占总加入量90%的环氧氯丙烷,温度升高至85℃‑95℃,反应1小时;再分三次将剩余10%的环氧氯丙烷加入,每次加入的时间间隔20分钟,温度保持85℃‑95℃,至反应完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669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用防锈涂料
- 下一篇:条片互扣式线路实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