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囊藻毒素快速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47559.3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隋国栋;刘思秀;张金玲;赵望;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囊藻毒素快速检验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采用模塑法以光学透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为材料,主要由样品反应微通道层,阀门控制层及基片层构成。芯片内含样品富集及免疫分析模块,该模块由并行的几个纳升体积的免疫色谱柱微分析室组成,每个分析室固定有微囊藻毒素抗体蛋白或抗原,实现了对不同来源的样品中代表性藻类毒素微囊藻毒素的快速现场检测。本发明除了具有高灵敏度和专一性的优点外,还具有快速、高效、便携、低价和易自动化控制的特点,可完成自动信号采集、远程传输和信号分析,适合于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及大范围内遥控检测。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囊藻 毒素 快速 检测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芯片以光学透明材料为基材,依次由样品通道层,阀门控制层及基片层构成;其中,样品通道层中有样品富集及免疫分析模块,该样品富集及免疫分析模块由一个或几个并联或串联的几个单独的纳升体积的免疫色谱柱微分析室组成,每个分析室通过聚合填料键合固定了有微囊藻毒素抗体蛋白,以便发生免疫反应;阀门控制层含有气压控制阀门,可控制样品通道层相关孔道的开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755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