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内源NO前体释放NO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8842.1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凯;郭锦棠;肖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2;A61L27/18;D01D1/02;D01D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内源NO前体释放NO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人工血管由内外两层纳米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状无纺膜管结构组成,用下述方法制成:将明胶和抗坏血酸、亚硝酸钠溶解在水中,纺丝原液,制成纳米纤维无纺膜管;将聚氨酯和铜盐螯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制成聚氨酯纺丝原液,在收集有纳米纤维无纺膜管的收集辊上继续收集,形成聚氨酯纤维无纺膜管;浸泡于交联剂的水溶液处理,清洗,干燥,即制成一种催化内源NO前体释放NO人工血管。本发明的人工血管可长时间催化释放一氧化氮。本发明方法简单,交联度易于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内源 no 释放 人工 血管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催化内源NO前体释放NO人工血管,由内外两层纳米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状无纺膜管结构组成,用下述方法制成:(1)按质量比为100∶0.001-5∶0.001-1的比例,将明胶和抗坏血酸、亚硝酸钠溶解在水中,制成明胶的质量分数为15%~30%的纺丝原液,装入静电纺丝设备中,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静电纺丝设备中纺丝喷嘴喷出并成形的纤维收集在收集辊上,形成纳米纤维无纺膜管;(2)按质量比为100∶0.001-5的比例将聚氨酯和铜盐螯合物溶解于质量比为100∶25-300的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制成聚氨酯质量分数为8%~25%的聚氨酯纺丝原液,装入静电纺丝设备中,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静电纺丝设备中纺丝喷嘴喷出并成形的聚氨酯纤维在收集有纳米纤维无纺膜管的收集辊上继续收集,形成聚氨酯纤维无纺膜管;(3)将覆盖有聚氨酯纤维无纺膜管的纳米纤维无纺膜管从所述收集辊上取下;浸泡于质量百分浓度为1%-50%交联剂的水溶液中1-10小时或置于蒸汽中10-24小时进行处理,清洗,干燥,即制成一种催化内源NO前体释放NO人工血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884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