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4236.6 | 申请日: | 200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一;刘继华;丁贺;方向晨;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 |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微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方法,柴油原料与氢气先经过气液逆流加氢反应区,气液逆流加氢反应区流出物进入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区,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区采用气液并流向下流动操作方式,其中气液逆流加氢反应区使用Mo-Co型加氢精制催化剂,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区使用Mo-Ni型加氢精制催化剂或者W-Mo-Ni型加氢精制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在保证整体脱硫性能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活性金属类型催化剂的性能,可用于生产硫含量小于10μg/g的产品,同时操作灵活,处理量大,装置投资低。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深度 加氢 脱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柴油原料与氢气先经过气液逆流加氢反应区,气液逆流加氢反应区流出物进入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区,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区采用气液并流向下流动操作方式,其中气液逆流加氢反应区使用Mo‑Co型加氢精制催化剂,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区使用Mo‑Ni型加氢精制催化剂或者W‑Mo‑Ni型加氢精制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0423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筒式组合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箱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