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尘棘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481.5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厚飞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F16J15/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防尘棘动扳手,其包括一本体、一驱动体、一棘动件与一防尘圈,所述的本体设有一具容置孔的头部;所述的驱动体枢设在所述的本体头部的容置孔,且所述的驱动体的外周围环设有一个容屑槽,容屑槽具有两个接触面;所述的棘动件是活动的设在本体内且能够啮合于驱动体;所述的防尘圈具有一个圈体以及一个翼片,所述的圈体外侧壁能够紧密抵接于所述的容置孔内壁,所述的翼片伸入驱动体的容屑槽,且所述的翼片接触于两个接触面中之一,以形成多道阻碍,防止尘屑经头部第一侧进入棘动件与驱动体之间。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扳手 | ||
【主权项】:
一种防尘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本体,其具有一个柄身,所述的柄身一端形成一个具有容置孔的头部,所述的容置孔内壁开设有一个棘动槽,所述的头部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的容置孔内壁邻近于所述的头部第一侧处环设有一个扣槽,所述的容置孔的内壁具有一个直径;一驱动体,枢设在所述的本体头部的容置孔中,所述的驱动体外周围凹设有复数个驱动齿,所述的驱动体相对于所述的本体扣槽处凹设有一个环槽,所述的环槽与所述的扣槽之间设有一个扣件而将所述的驱动体限制在本体的容置孔内,所述的驱动体的外周围具有一个直径,所述的驱动体外周围的直径小于容置孔内壁的直径,所述的驱动体的外周围环设有一个容屑槽,所述的容屑槽包括有一个靠近头部第一侧的第一接触面、一个远离头部第一侧的第二接触面与一个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的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底面;一棘动件,所述的棘动件活动的设在本体的棘动槽内,且所述的棘动件的一侧设有复数个棘齿能够选择性的啮合于所述的驱动体的驱动齿;一防尘圈,设在容置孔内壁与驱动体的容屑槽之间,所述的防尘圈具有一个圈体以及一个自所述的圈体延伸而出且位于容屑槽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翼片;所述的圈体具有一个外侧壁,在防尘圈的自然状态下,所述的圈体的外侧壁具有一个直径,所述的圈体外侧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容置孔内壁的直径,使所述的圈体外侧壁能够紧密抵接于所述的容置孔内壁,令防尘圈不会任意在容置孔内壁滑动;驱动体外周围与容置孔内壁之间形成一道连通于外界与容屑槽的第一间隙与一道连通于容屑槽与驱动齿的第二间隙,防尘圈的圈体与容屑槽的第一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连通于第一间隙的第一转折路径,圈体与容屑槽的第二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连通于第二间隙的第二转折路径,圈体与容屑槽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个连通于第一转折路径与第二转折路径的空间;所述的翼片位于驱动体的容屑槽并接触于容屑槽的两个接触面中之一,而且翼片不接触容屑槽的底面,使翼片封闭转折路径而能够防止尘屑经头部第一侧进入棘齿与驱动齿之间,并且让驱动体仍能够顺利的相对于本体枢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厚飞,未经胡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294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