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尘棘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481.5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厚飞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F16J15/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动扳手,尤指能够防止尘屑自本体头部第一侧进入棘齿与驱动齿之间的防尘棘动扳手。
背景技术
请参照美国专利第5,921,158号「Sealed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专利案,其为一种传统的套筒扳手,其是在扳手头端设有一个具有复数个齿的贯穿孔,在头端第一面枢设有一个具有方头的齿轮,然后在齿轮内放置一个能够啮合于贯穿孔的复数齿的棘爪,最后在头端第二面装设一个控制盘,齿轮与控制盘是通过一个螺件予以螺合在头端处。
为了让齿轮能够顺畅的旋转,头端的贯穿孔与齿轮的外表面之间通常会保持一个间隙,但这个间隙却形成灰尘自扳手头端第一面进入头端内的路径,灰尘经由间隙进入贯穿孔的齿与棘爪之间,会造成扳手操作时的不顺畅,也会造成贯穿孔的齿与棘爪之间啮合度不佳,导致崩齿或是扭力不足的缺失。
在5,921,158专利中,可以看到用来避免灰尘自头端下方进入头端内的设计,其是采用一个具有两个唇的密封环设在头端与齿轮之间。头端第一面在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的方向上要额外往下方增设一定厚度的壁体,才能让头端第一面容纳所述的密封环,以具有相同方头尺寸的扳手来比较,这样的设计导致头端的厚度增加,不仅使扳手重量提高,也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除了头端的厚度问题,头端直径的大小也是相当被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头端要有空间来容纳密封环,所以头端势必要增加直径方向的肉厚来容纳密封环,这样的设计也导致头端的直径尺寸增加,不仅使扳手重量提高,也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而且密封环的两个唇,一个唇是接触于头端呈水平的第一面下方,另一个唇是接触于齿轮呈水平的肩部上方,这样的设计让灰尘自头端第一面经由间隙进入密封环的下方后,若沿着水平方向顺势通过密封环下方的唇,就没有其它具有阻碍灰尘进入头端内的设计,故防尘效果未见明显提高,仍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棘动扳手,解决背景技术问题点,利用防尘圈与容屑槽的设计达到了防止尘屑经本体头部第一侧进入棘齿与驱动之间的效果,同时防尘圈施在驱动体容屑槽的径向阻力降低,使驱动体仍具有良好的枢转效果,为一举数得的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尘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其具有一个柄身,所述的柄身一端形成一个具有容置孔的头部,所述的容置孔内壁开设有一个棘动槽,所述的头部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的容置孔内壁邻近于所述的头部第一侧处环设有一个扣槽,所述的容置孔的内壁具有一个直径;
一驱动体,枢设在所述的本体头部的容置孔中,所述的驱动体外周围凹设有复数个驱动齿,所述的驱动体相对于所述的本体扣槽处凹设有一个环槽,所述的环槽与所述的扣槽之间设有一个扣件而将所述的驱动体限制在本体的容置孔内,所述的驱动体的外周围具有一个直径,所述的驱动体外周围的直径小于容置孔内壁的直径,所述的驱动体的外周围环设有一个容屑槽,所述的容屑槽包括有一个靠近头部第一侧的第一接触面、一个远离头部第一侧的第二接触面与一个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接触面以及所述的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底面;
一棘动件,所述的棘动件活动的设在本体的棘动槽内,且所述的棘动件的一侧设有复数个棘齿能够选择性的啮合于所述的驱动体的驱动齿;
一防尘圈,设在容置孔内壁与驱动体的容屑槽之间,所述的防尘圈具有一个圈体以及一个自所述的圈体延伸而出且位于容屑槽两个接触面之间的翼片;
所述的圈体具有一个外侧壁,在防尘圈的自然状态下,所述的圈体的外侧壁具有一个直径,所述的圈体外侧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容置孔内壁的直径,使所述的圈体外侧壁能够紧密抵接于所述的容置孔内壁,令防尘圈不会任意在容置孔内壁滑动;
驱动体外周围与容置孔内壁之间形成一道连通于外界与容屑槽的第一间隙与一道连通于容屑槽与驱动齿的第二间隙,防尘圈的圈体与容屑槽的第一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连通于第一间隙的第一转折路径,圈体与容屑槽的第二接触面之间形成一个连通于第二间隙的第二转折路径,圈体与容屑槽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个连通于第一转折路径与第二转折路径的空间;
所述的翼片位于驱动体的容屑槽并接触于容屑槽的两个接触面中之一,而且翼片不接触容屑槽的底面,使翼片封闭转折路径而能够防止尘屑经头部第一侧进入棘齿与驱动齿之间,并且让驱动体仍能够顺利的相对于本体枢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厚飞,未经胡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