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后闸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6040.1 | 申请日: | 200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为 |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B62L3/02;B62L3/04;B62L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4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行车后闸驱动装置,它将超越离合器的星轮、拨爪和滚柱安置在中轴上,星轮与传动件连成一体;前踏脚蹬时滚柱移至星轮间隙大端而超越前行,倒踏时滚柱移至间隙小端而接合,驱动端拉紧传递部件而减速制动;遇曲柄位置欠佳,轻按左闸把拨动拨爪可轻松上下车及刹车;脚闸制动有力方便,可解在山区大坡、长坡、重载、急刹和寒冷地带左手按闸制动之辛劳;它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零部件少易装拆修;已安微动开关再配上电源和电子原件,减速刹车可声光预警,电动自行车制动前就断电。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主权项】:
1、自行车后闸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中轴部件、脚蹬部件、操纵部件、驱动部件和后闸传递部件,其特征在于:淬火中轴光轴部成为超越离合器的内环,外星轮由外星轮体和传动件合并而成,外星轮(1)大端按车轮倒转方向向小端过渡,外星轮与拨爪(4)一起套在曲柄内端淬火中轴的光轴上;在外星轮和中轴之间配有滚柱(16),每一对滚柱间由拨爪的爪(14)隔开;操纵部件可以是一端与平叉活动连接的操纵杆(22);中接头上配置有托架螺母(7),调节螺钉配于托架螺母中,前端钢绳通过调节螺钉的中心孔,经过用螺钉安置于中接头下方的弧形塑胶座(49)后与操纵杆(22)固定连接;拨爪(4)外端活动连接受力杆(6),常态下受力杆重心偏车后至后下方,利用偏心力以驱动滚柱(16)移向外星轮间隙小端直至消隙为止,以利一触即发快速制动;配制在操纵部件上的弹簧,其作用力既使其上的触头背离受力杆,也拉紧了前端钢绳或长拉杆;当握紧左闸把时,收紧的钢绳或长拉杆就拉动操纵杆压到受力杆上,进而带动拨爪的爪(14)拨动滚柱(16)移向间隙大端而实现超越;外星轮驱动末端有与后闸传递件部连接的接口装置;车架配置上可以固定后闸钢绳定位套的装置;外星轮(1)传动端通过止动螺钉(27)活动连接横连杆(45);常态下止动螺钉(27)靠在平叉下方;横连杆(45)另一端再与竖连杆(2)的中部活动连接;竖连杆(2)的上方与平叉螺纹活动连接。该结构属四连杆机构,当外星轮接合后向前转动时,作为驱动末端的竖连杆(2)也同向转动并带动后闸钢绳或后拉杆前移进行减速或制动;常态下前踏脚蹬时,滚柱(16)滚向外星轮(1)间隙大端而实现超越,自行车向前行;当倒踏脚蹬时滚柱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向外星轮间隙小端而实现结合,使外星轮驱动末端拉紧了后闸传递部件实现减速或制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为,未经李有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4604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