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后闸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6040.1 | 申请日: | 200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为 |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B62L3/02;B62L3/04;B62L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4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1、自行车后闸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中轴部件、脚蹬部件、操纵部件、 驱动部件和后闸传递部件,其特征在于:淬火中轴光轴部成为超越离合器的内 环,外星轮由外星轮体和传动件合并而成,外星轮(1)大端按车轮倒转方向向 小端过渡,外星轮与拨爪(4)一起套在曲柄内端淬火中轴的光轴上;在外星轮 和中轴之间配有滚柱(16),每一对滚柱间由拨爪的爪(14)隔开;
操纵部件可以是一端与平叉活动连接的操纵杆(22);中接头上配置有托 架螺母(7),调节螺钉配于托架螺母中,前端钢绳通过调节螺钉的中心孔,经 过用螺钉安置于中接头下方的弧形塑胶座(49)后与操纵杆(22)固定连接; 拨爪(4)外端活动连接受力杆(6),常态下受力杆重心偏车后至后下方,利用 偏心力以驱动滚柱(16)移向外星轮间隙小端直至消隙为止,以利一触即发快 速制动;配制在操纵部件上的弹簧,其作用力既使其上的触头背离受力杆,也 拉紧了前端钢绳或长拉杆;当握紧左闸把时,收紧的钢绳或长拉杆就拉动操纵 杆压到受力杆上,进而带动拨爪的爪(14)拨动滚柱(16)移向间隙大端而实 现超越;外星轮驱动末端有与后闸传递件部连接的接口装置;车架配置上可以 固定后闸钢绳定位套的装置;
外星轮(1)传动端通过止动螺钉(27)活动连接横连杆(45);常态下止 动螺钉(27)靠在平叉下方;横连杆(45)另一端再与竖连杆(2)的中部活动 连接;竖连杆(2)的上方与平叉螺纹活动连接。该结构属四连杆机构,当外星 轮接合后向前转动时,作为驱动末端的竖连杆(2)也同向转动并带动后闸钢绳 或后拉杆前移进行减速或制动;
常态下前踏脚蹬时,滚柱(16)滚向外星轮(1)间隙大端而实现超越,自 行车向前行;当倒踏脚蹬时滚柱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向外星轮间隙小端而实现结 合,使外星轮驱动末端拉紧了后闸传递部件实现减速或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外星轮(1)是二件合 一体,它可以采用铆合或螺纹连接而成,外星轮也可以用整体式;外星轮(1) 大端和相邻小端相交接点处的内径与拨爪的爪(14)的外径为间隙配合,拨爪 的爪的内孔上可以有凹槽,以减小摩擦阻力;拨爪的爪的内径与中轴的配合采 用间隙配合;外星轮两端面可配置平垫圈;外星轮侧面面对受力杆(6)自由端 触点的调节和移动范围是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与驱动末端连接的后 闸拉杆的一端具有铆头;具有铆头的后闸拉杆(18)是直拉杆,具有铆头的后 闸拉杆(19)的铆头附近有折弯;后闸拉杆(20)的一端无螺纹,而另一端具 有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与后闸传递件部连接 的接口装置,可以是直接连接的接口,既在竖连杆(2)面向车后的侧边上制出 可过钢绳和拉杆的通孔,它可直接连接后闸钢绳和带铆头的拉杆(18);直接连 接的接口可以是在外星轮驱动端上制出与车轴轴心同向的孔,弯头拉杆(19)穿过 孔后与后闸直线连接;与后闸传递件部连接的装置,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 连接上与后闸传递部件相配的中转接头件;竖连杆(2)末端的孔可通过常规紧 绳螺钉(10)实现对无接头钢绳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受力杆(6)径向外围 相对操纵杆(22)所可能调节和移动的范围上是同心圆弧形;受力杆自由端内 触点落在外星轮圆柱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操纵杆(22)上有在 必要时顶压受力杆(6)的触头,作为触头的紧绳螺钉(10)其长度超出受力杆(6) 的垂直端面;竖连杆(2)上方与操纵杆(22)下方的孔和扭簧(24)中部用 螺钉(8)同轴活动连接安装在平叉的螺母上;扭簧(24)一端挂靠在操纵杆(22) 翻边内侧侧壁,另一端靠在中接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平叉下方可安置后闸 钢绳定位套的支架(48)和管夹子(34)通过螺钉固定于平叉适当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止动螺钉(27)上有 板手平口,外面可套有塑胶管(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闸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前端钢绳与操纵杆(22) 用改制后加长头部的紧绳螺钉(11)和螺母固定连接;若将操纵杆上的紧绳螺 钉(11)换上同样加长的紧闸螺钉组件就可改制为拉杆闸的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为,未经李有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0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