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线板制造方法、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和布线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90285.7 | 申请日: | 200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1/48 | 分类号: | H01L21/48;H01L23/498;H05K3/46;H05K1/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源;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半导体器件10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半导体芯片110倒装安装在布线板120上。布线板120具有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布置了多个布线层和多个绝缘层,并且在芯片安装侧上形成了第一电极焊盘130。在向上朝向焊料连接侧或芯片安装侧逐渐减小的方向上,第一电极焊盘130的锥形表面130具有倾斜度。从而,增大了对施加至焊料接连侧或芯片安装侧的力的吸持力,而且,锥形表面132附着在第一层的绝缘层的锥形内壁上,以便增大到绝缘层的键合强度。 |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制造 方法 半导体器件 | ||
【主权项】:
1.一种制造布线板的方法,其包括:第一步骤,在支撑基板上形成抗蚀剂层;第二步骤,在所述抗蚀剂层上形成锥形开口,所述锥形开口在支撑基板侧的直径较小而在开口侧的直径较大;第三步骤,在所述锥形开口的内部形成电极焊盘,该电极焊盘在所述开口侧的直径较大;第四步骤,去除所述抗蚀剂层,并在所述电极焊盘周围以及所述支撑基板上形成绝缘层;第五步骤,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使所述电极焊盘暴露于所述绝缘层;第六步骤,形成布线层,所述布线层电连接至所述通孔表面上的所述电极焊盘和所述绝缘层;第七步骤,去除所述支撑基板,并暴露所述电极焊盘小直径侧的端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9028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