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杆菌及诱变方法与其在手性药物中间体生产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829.8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钧;冯亮;王建军;林建东;郭晓燕;曹燕萍;赵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00;C12N15/01;C12P4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微杆菌及诱变方法与其在手性药物中间体生产上的应用属于微杆菌领域。本发明采用本实验室筛选并保藏的氧化烃微杆菌(Microbacterium hydrocarbonoxydans)(L29-9)保藏号:CGMCC No.2085为亲株,按常规方法进行物理化学逐级诱变处理,并经筛选,得到突变株L29-9-B-4保藏号:CGMCC No.2350;在优化条件下提高其生产内酰胺酶的活力,酶活提高了十一倍,通过生物转化消旋2-氮杂双环-[2.2.1]-庚烷-5-烯-3-酮得到(1R,4S)-2-氮杂双环-[2.2.1]-庚烷-5-烯-3-酮及(1S,4R)-2-氮杂双环-[2.2.1]-庚烷-5-烯-3-酮。这样对于生物转化生产手性药物中间体(1R,4S)-2-氮杂双环-[2.2.1]-庚烷-5-烯-3-酮时,可以提高γ-内酰胺的浓度或者缩短转化时间,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诱变 方法 与其 手性 药物 中间体 生产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微杆菌Microbacterium hydrocarbonoxydans L29-9-B-4,保藏号为CGMCC No.23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68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