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损伤异步数据准同步传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02430.X | 申请日: | 200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强;董占强;陈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J3/16 | 分类号: | H04J3/16;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伤异步数据准同步传输装置。它涉及通信领域中异步数据的准同步传输、异步数据准同步传输的中继及相互转发的处理装置。它由异步接收器、发送缓存器、同步发送器、同步复接器、同步分接器、写控制逻辑模块、去滑码缓存器、读控制逻辑模块、同步接收器、接收缓存器、异步发送器组成。它发端实现串行异步数据到同步数据的转换,以及复接功能;收端实现异步数据的准同步接收和同步数据到串行异步数据的转换,实现了串行异步数据在准同步链路中传输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大规模可编程数字逻辑器件实现,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电路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作串行异步数据信息在准同步信道中传输的通信装置。 |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异步 数据 同步 传输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无损伤异步数据准同步传输装置,发端由异步接收器(2)、缓存器(3)、同步发送器(4)、同步复接器(5)组成,收端由同步分接器(9)、异步发送器(10)、缓存器(11)、同步接收器(12)组成,还包括电源(13),其特征在于:收端还包括读控制逻辑模块(6)、缓存器(7)、写控制逻辑模块(8),其中发端异步接收器(2)的输入端口1连接外部的异步数据发送装置,异步接收器(2)的输出端口2依次串接缓存器(3)、同步发送器(4)、同步复接器(5)后与输出端口A连接;同步复接器(5)的输出端口3分别与同步发送器(4)输入端口3、缓存器(3)的输入端口4并接,同步复接器(5)的输出端口4分别与缓存器(3)的输入端口3、异步接收器(2)的输入端口3并接;收端输入端口B与同步分接器(9)的输入端口2连接,同步分接器(9)的输出端口1依次串接写控制逻辑模块(8)、缓存器(7)、读控制逻辑模块(6)、同步接收器(12)、缓存器(11)、异步发送器(10)后与外部的异步数据接收装置连接;同步分接器(9)的时钟输出端口3分别与写控制逻辑模块(8)的时钟输入端口3、缓存器(7)的时钟输入端口4并接,同步分接器(9)的时钟输出端口4分别与读控制逻辑模块(6)的时钟输入端口3和缓存器(7)的时钟输入端口3并接,同步分接器(9)的时钟输出端口5分别与同步接收器(12)的时钟输入端口3和缓存器(11)的时钟输入端口4并接,同步分接器(9)的时钟输出端口6分别与异步发送器(10)的时钟输入端口3和缓存器口(11)的时钟输入端3并接;电源(13)的+V电源端分别与各模块电源端口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0243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放站链路故障辅助自检装置
- 下一篇:插接换向式插座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