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模具温度调整方法、模具温度调整设备、注模方法、注模机以及热塑性树脂薄板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4912.4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别所正博;上地哲男;村中治;宫川智志;户田直树;渡边吉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三菱重工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B29C33/38;B29C45/27;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郇春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模具温度调整方法、模具温度调整设备、注模方法、注模机、以及热塑性树脂薄板,通过采用由一种材料制成的模具,在其注模时该材料具有能够在预定时间段内保持模具型腔温度超过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的导热率,它们相协作地被配置成增强模制物品表面的可转印性,从而使得在固化之后可即刻取出该模制物品,由此加速模制循环。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配置有固定侧模具母体的固定侧半模以及配置有可移动侧模具母体的可移动侧半模;附着在所述固定侧模具母体的固定侧内衬以及附着在所述可移动侧模具母体的可移动侧内衬,所述固定侧内衬和可移动侧内衬分别具有形成型腔表面的开口侧,所述固定侧内衬和可移动侧内衬分别具有在与所述型腔表面恒定间距的位置上形成于所述内衬中的多个热媒通道,所述固定侧内衬和可移动侧内衬是矩形板形状,厚度为15到30mm,并且由热导率为20到40W/(m·K)的金属制成;分别放入在所述内衬和模具母体之间的绝热板,所述绝热板的每个具有5W/(m·K)或更低的热导率;多对热媒支管,所述热媒支管以分别与内衬的所述热媒通道连通的方式分别附着到所述内衬的与型腔表面相反的那些表面的两侧;多个保持部件,所述多个保持部件用于分别保持所述内衬的4个边的每一个,以将所述内衬固定到所述模具母体。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温度 调整 方法 设备 注模机 以及 塑性 树脂 薄板 | ||
【主权项】:
1.一种模具,其包括:配置有固定侧模具母体的固定侧半模以及配置有可移动侧模具母体的可移动侧半模;附着在所述固定侧模具母体的固定侧内衬以及附着在所述可移动侧模具母体的可移动侧内衬,所述固定侧内衬和可移动侧内衬分别具有形成型腔表面的开口侧,所述固定侧内衬和可移动侧内衬分别具有在与所述型腔表面恒定间距的位置上形成于所述内衬中的多个热媒通道,所述固定侧内衬和可移动侧内衬为具有15到30mm厚度的矩形板形状,并且由热导率为20到40W/(m·K)的金属制成;分别放入在所述内衬和所述模具母体之间的绝热板,所述绝热板的每个具有5W/(m·K)或更低的热导率;多对热媒支管,所述热媒支管以分别与内衬的所述热媒通道连通的方式分别附着到所述内衬的与型腔表面相反的那些表面的两侧;多个保持部件,所述多个保持部件用于分别保持所述内衬中的每个的四个边,以将所述内衬固定到所述模具母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三菱重工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三菱重工塑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349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楼逃生器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阻燃丁腈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