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晶体的植晶座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31510.0 | 申请日: | 2006-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劲豪 |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367;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县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晶体的植晶座结构,其包括一模型体,该模型体选取导热不导电材料并形成整体无断开形态的导热部;模型体的顶面设置一杯座,用以提供容置安装至少一个发光芯片;并于所述模型体及杯座的表面建立导电层及至少两个的导电区域,在杯座表面上形成至少一电极分离线,以至少规划出阴、阳极两个导电区域,再以高取热固晶方法配合高散热封装结构予以固晶,其一体成形的构造,可扩大杯座的面积,而可安装较已知数量更多、功率更大的发光芯片。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晶体 植晶座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发光晶体的植晶座结构,其包括一模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体为一由可导热不导电材料形成的模型体,其上具有无断开组织形态的导热部,模型体的顶面设置杯座,该杯座可容置安装至少一个发光芯片,所述模型体及杯座的表面建立有导电层,且该导电层至少规划两个导电区域,而分别被定义为阴、阳极;该导电区域之间形成至少一电极分离线作为导电区域的分隔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劲豪,未经陈劲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151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