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9258238.5 | 申请日: | 199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9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52 | 分类号: | H01H13/52;H01H13/1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顾红霞 |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构造 触摸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本电气元件领域电开关中的触摸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延长触摸开关内部构件使用寿命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
一般所谓的触摸开关(tact switch),是应用于计算机、遥控器、滑鼠或光笔等处,其结构大体上是在一具有一开放面的座体内由下而上依序设有一圆顶簧片(DOME)、一按键,且在该座体的外周围罩一罩盖,以固结所有元件,借按压该按键向下,使其压下该金属质圆顶簧片,进而导通该簧片下方的电极而输出一讯号。
目前现有的触摸开关依其组件的不同而大略分成三种,第一种为按键为橡胶材质,而圆顶簧片为一般铍铜(Be Cu)或磷铜(Pb Cu)材质。当使用者对按键向下施力时,由于此为橡胶材质的按键,所以该按键会柔软地碰触圆顶簧片,其接触为软性接触而使其使用寿命较长,平均可按压为100万次,该铍铜圆顶簧片国内可自制,售价约为每片0.1元,然而其缺点在于:长久地使用,使得橡胶按键的表面易于受到蚀损或造成缺角,且触摸起来有湿涩的感觉。
另一种触摸开关其按键为塑胶材质,相较于橡胶,该塑胶材质按键的表面在长久使用下较为能够维持平整光滑,惟塑胶材质按键的底都直接碰触于圆顶簧片,形成硬对硬,会减短簧片的寿命,例如同样使用该国内可自制、售价每片0.1元的镀铜圆顶簧片,则其平均可按压次数仅为10万次。而为了延长该种塑胶材质按键的触摸开关的使用寿命则需使用从日本进口的高成本圆顶簧片,其每片售价1.5元,但弹性耐用度极佳,平均可按压100万次,但其存在成本高的缺陷。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摸开关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触摸开关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使其将现有的触压件改以塑胶材质及橡胶材质相互搭配使用的结构,可达到在相同的低成本情形下,延长该触摸开关按压的使用时限,具有较长的产品使用寿命,且具有不增加成本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座体(1)、一第一弹性元件(2)、一按压组(3)及一盖体(4),其中:该座体(1),其上设有一容置区(11),该容置区(11)的内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电极(13)及第二导电极(14),其外部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组接部(12);该第一弹性元件(2),配置于上述的容置区(11)内部;该按压组(3),配置于上述的容置区(11)的内部,并位于第一弹性元件(2)的上方;该盖体(4),组接于座体(2)上,其上设有一让上述按压组上缘部外露的穿孔(40),在两侧分别设有与上述组接部接合的接合部(41);上述的按压组(3)受外力施压后,按压组(3)即压掣于第一弹性元件(2)上,致使第一弹性元件(2)的内部与第一、二导电极(13)、(14)相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2)为一金属材质所制成的盘状体,该第一弹性元件(2)从外缘部(20)向中央逐渐隆起形成一凸起部(21),且前述的外缘部(20)抵触于第二导电极(14),而凸起部(21)对应于上述的第一导电极,且相隔有适当距离。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的按压组(3)包括由一帽体(31)及第二弹性元件(32)所构成。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的帽体(31)内部设有一容置第二弹性元件(2)的容置部(33),又前述的第二弹性元件(32)具有弹性,由塑胶或橡胶所制成,其上下方各设有一凸出部(34)、(34′)。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的第二弹性元件为第二弹性元件(32′),其又设有一凹陷部(321′),该凹陷部(321′)内设有一凸块(322′),在帽体(31)受外力施压时,该第二弹性元件(32′)的凹陷部(321′)让第二弹性元件(32′)易于被下压。
前述的改良构造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的帽体(31)设计形成触摸开关的盖体(31′),并在周缘形成设有复数的扣接部(311′),而该扣接部(311′)枢扣于座体(1′)内部周缘的扣孔(11′)上,而第二弹性元件(32″)则由弹簧体所构成,并套设于盖体(31′)的容置部(312′)中,盖体(31′)受外力下压时,即挤压第二弹性元件(32″)去压掣第一弹性元件(2),让第一弹性元件(2)与第一、二导电极(13)、(14)相接触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