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触点综合型智能接触器无效
| 申请号: | 99244540.X | 申请日: | 1999-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长彦 |
| 主分类号: | H01H51/00 | 分类号: | H01H51/00;H02H3/00 |
| 代理公司: | 张家口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腾飞 |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综合 智能 接触器 | ||
1、一种单触点综合型智能接触器,该单触点综合型智能接触器主要包括:吸合线圈、触点、触头;其特征在于:采用单触点动作、直流吸合,在动铁芯、静铁芯间的触面上复有减振层,在动铁芯、静铁芯中心部位装有自锁机构,锁针装在动铁芯、静铁芯中部,锁片的位置与锁针相垂直安装,在锁片的一端有一锁片拉簧,锁片的另一端凹部的下方,装有释放杠杆,在释放杠杆的下方,设有释放线圈,在动铁芯的上方,装有触头压簧,触头压簧的上方,是动触铜件,动触铜件的一端焊有动触银点,动触银点的下方是静触银点,从而形成单触点形式,动触铜件的另一端是动触头软接线,动触头软接线通过负载铜件固定镙栓装在负载铜件上,负载铜件的下方,安装副接触结构组件,同时,为达到本实用新型增加增加智能检测功能的发明目的,利用电子技术中的现有技术与独立设计的电子线路相结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为负载提供绝缘、漏电、短路、断路、相位等检测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触点综合型智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立设计的电子线路分为绝缘、断路检测电路单元和短路检测电路以及数控式电流检测及延时控制电路单元三部分;在绝缘、断路检测电路单元中:C1、C2、C3与D1、D2、D3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接由R1、VR1、R漏、D4组成的高压分压电路,R1的一端接倍压整流输出端,R1的另一端接高压分压电路,D4的正端接负载的A相接点上;BG1、BG2是两个场效应管,BG1的栅极经R3接负载的C相接点上、BG2的栅极经VD1、R2接负载的B相接点上;BG1、BG2的源极并联后接地,BG1、BG2漏极并联后接输出端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触点综合型智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路检测电路单元的联接关系是:555时基集成电路的输出端经电阻R5接晶体管BG3的基极,BG3的发射极接电位器VR2的一端,VR2的中心抽头接BG4的基极,BG4的集电极接短路检测输出端,BG3集电极接高颇变压器B,B的二次线圈的端子分别经C5、R1、C6、R2接于负载的端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触点综合型智能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控式电流检测及延时控制电路单元中的联接关系是:电流线圈L的一端联接到D1的负端经R2联接到运放IC1的反相输入端,运放IC1的输出接双向模拟开关CD4066,运放IC1的输出同时接限流电阻R8的一端,R8的另一端接运放IC2的正向输入端,运放IC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位器VR的中心抽头,运放IC2的输出端经电阻R10接晶体管BG5的基极,BG5的集电极接延时输出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长彦,未经宋长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45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见近红外/红外分色片
- 下一篇:阀门液控隔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