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船舶无效
申请号: | 99236436.1 | 申请日: | 199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 |
主分类号: | B63H21/12 | 分类号: | B63H21/12;B63H20/02;F02M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102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石油气 燃气 发动机 动力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的内部分舱和动力设备配备与布置。
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LPG)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以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即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作为动力的船舶,对环保有重要意义。LPG作为发动机燃料用于船舶的最大难点在于它比空气重约1.5-2倍,一旦泄漏,这种可燃气体容易积聚在舱室的低凹处,遇到火星或灼热物体(大于470℃)就有失火爆炸的危险(发动机附连的电气设备和排气管就是这种火源),这给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动力系统在船上的布置、结构设计带来极大难题。为确保船舶的安全,通常把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置于船艉甲板上的开敞处所,这一方面影响船舶的整体观瞻,另一方面由于发动机位于船舶吃水线以上高处,传动轴要沿水平方向转为垂直方向再转成水平方向,即Z型传动的方式将动力传递给螺旋浆,“Z型传动轴系”由于结构复杂,制造要求高,零件易损坏,使用周期短,因而成本高,对商业性营运的船舶来说大大影响其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新的船体分舱结构和发动机布置方案的以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船舶,既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因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布置所产生的缺点,又使船舶符合营运所必需的安全规范。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将安装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及其相关部件的机舱布置在船体的底部,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安装在位机舱底部的机座上,通过设置在机舱底部的轴系带动螺旋浆;为解决LPG燃气可能的泄漏向机舱流入的问题,在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的进气总管管口附近设置一个用以安装包括发动机燃气空气混合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及通向液化石油气瓶处所的燃气供气管路的,与机舱成气密分隔的进气槽,即将整个燃气供气管路以及必须接至发动机进气总管处的燃气空气混合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等这些发动机供气系统与机舱采取气密分隔措施,切断泄漏燃气流入机舱的通道,同时该进气槽具有通向船体外的通风口,使进气槽内能实现气体流通,万一有燃气泄漏易于疏散排出船体之外。
由于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安装在机舱底部的的机座上,设置在机舱底部的带动螺旋浆的传动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避免采用Z型传动轴系,除非特殊的需要。特别是可以通过呈直线布置的轴系带动螺旋浆,这种普通的轴系传动方式没有Z型传动轴系的上述缺点,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经济耐用、实用效果好。
所说的进气槽的内腔可以延伸至船舷侧边,并在船舷的侧边设置通风栅。
所说的进气槽的内腔也可以延伸至机舱后侧并与液化石油气瓶处所相通。
所说的进气槽的内腔也可以同时延伸至船舷侧边和位于机舱后侧的液化石油气瓶处所,并在各相应部位对外开设通风口。
较好的实用结构是将所说的进气槽的内腔由位于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的进气总管管口附近的主进气隔离槽延伸至船舷侧边,再继续船舷边缘的燃气管路槽延伸至船艉的液化石油气瓶处所。所说的燃气管路槽可以由船舷边缘的翼状凸起的内腔通道构成,沿该通道的外侧面和下方均设置通风口,这种进气槽的布置充分利用了船体的结构特点,其燃气管路沿船舷侧边布置,由于沿船舷侧边的燃气管路槽可向外设置多个通气口,包括活动百页窗和疏气孔,使进气槽具有良好的通风疏气条件,因而有更好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措施是在机舱设置机械通风通道,包括安装机械鼓风机的处所以及进风口、进风导管和出风管。可以通过该机械通风通道对机舱实施正压式通风措施,使机舱内的气压大于机舱外的气压,迫使气体只能由机舱内向机舱外流动,而不会倒流,从而根除燃气系统万一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飘逸流入机舱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分舱隔离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将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安装在靠近船底板的机舱底部的技术难题,其动力设备布设合理,不占用甲板以上空间,外形美观,使以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船舶符合营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由于以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船舶的环保性,这种船舶作为内河及湖泊的运输工具特别是小型游船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
图1为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游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于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结构细节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以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小型游船,如图1、2、3所示,1为驾驶室,2为客舱,安装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主机)16的机舱17位于船体后部的甲板之下,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16通过设在机舱底部的齿轮减速箱15和略向后下方倾斜的直线布置的轴系14将动力传递给螺旋浆13,在船艉的舵机舱12之上设有放置液化石油气瓶10的处所(液化石油气瓶舱)20,在机舱17中靠近发动机16的进气管24的部位分隔出一个进气槽空间7,该进气槽中设有连接到液化石油气瓶舱20的燃气供气管路22以及液化石油气燃气发动机的燃气空气混合器/化油器25和空气滤清器26,燃气空气混合器/化油器25与发动机的进气短管24相连,在燃气/空气混合器25与发动机的进气短管24相连处的机舱17与进气槽7之间设有橡胶连接密封板27作气密分隔,该橡胶连接密封板用以消除发动机的振动给相连部件的损害。进气槽7的空间向船舷侧边21延伸,并沿船舷边缘的翼状凸起的内腔通道向船艉延伸形成燃气管路槽23,在燃气管路槽23的外侧即船舷侧边21开有百页窗式通气孔,沿燃气管路槽的下方侧面28开有密集疏气孔。机舱的强制机械通风通道包括安装鼓风机的处所5,机舱进风口3,机舱风机进风导管4和位于船艉的机舱的出风管8,该出风管8内设有止回阀9,通过该机械通风通道可以对机舱17实行强制正压式鼓风。本机舱强制机械通风通道的进风口3设置在机舱前部的客舱2的顶部右侧,远离位于船艉的液化石油气瓶舱20,以确保进入机舱的空气不含可燃气体。本游船在保证其充分的安全性的前提下,使LPG发动机及有关供气系统都安排布置在船体甲板之下,因而具有外形高雅,观光视野宽阔,经济实用的良好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未经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6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