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应急制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9215258.5 | 申请日: | 199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3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源深 |
| 主分类号: | B60T10/02 | 分类号: | B60T1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5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应急 制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运输类,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汽车必须有四种制动系统,即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辅助制动系统,还有应急制动系统。
汽车应急制动系统是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而应当设置的。目前的行车制动系统主要分为气压式、油压式和组合式三种。这三种制动方式共同的特点是制动系统中的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全部是串联式组合。也就是说,如一处失效,整个制动系统就会失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应急制动系统的配置就显得非常必要。就发明人所知,到目前为止,汽车应急制动系统基本上属于空白,绝大多数汽车上尚未配置应急制动系统,如遇长距离下坡时行车制动系统失效,司机只能采用“抢档”的办法,也就是由高速档迅速转换为低速档,利用发动机的辅助制动作用,稳定车速,配合使用驻车制动系统,即“手刹”使车速减慢,最后达到停车的目的。如果“抢档”失败,变速齿轮从高速档脱出而又未挂入低速档,也就是成了所说的“空档”,情况就变得非常糟糕。在此情况下,汽车失去了发动机的辅助制动作用,车速将越来越快,最后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发生车祸。这种“抢档”方式在1987年4月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汽车驾驶员1000个怎么办》一书108、109页第232、233个怎么办中有介绍。
日本三菱汽车上设有一种车轮自锁装置,只有汽车气压达到一定值时,车轮才能转动,否则车轮将会“抱死”。国内也有一家研究机构推出一种“弹簧储能制动器”,类似于这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有它的局限性,如汽车有关部位出现故障时,就得原地修理,想拖走是拖不动的。而且一旦皮碗漏气,就会产生自制动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跑偏。另一点,这种结构,汽车有刹车压力时松闸,无刹车压力时抱闸,这在中小型汽车上用驾驶员大腿肌肉产生刹车压力的油刹车上是绝对行不通的。何况这种装置体积较大,小型车辆是根本装不下的。
由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著的、1991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结构》一书下册第280页图28-37公开的一种黄河JN162型汽车气压制动回路示意图,介绍了一种双回路制动装置,即双输气管道,双储气罐,双腔制动阀和复合式后制动气室。也就是汽车行车制动系统中的四大组成部分,只有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采用了复合式,而在其它系统,如:供能装置、制动器仍是单回路方式,如遇发动机、空压机损坏或制动气压还未建立的情况下制动,仍会造成制动失灵。还有制动器里的刹车片磨损过度,摩擦力矩严重下降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制动失灵。另国内外现有大量汽车,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也不便加装这种装置。特别是一些小轿车,由于体积原因,不可能安装那么多储气罐来解决应急制动问题。因此汽车应急制动问题,一直保持在目前这种水平上,因汽车制动失灵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行驶中的汽车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防止汽车失控、造成颠覆事故的发生而设计的一种独立于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以便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产生有效的再制动,以避免由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附图作如下叙述:
附图1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供能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供能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液压泵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液压泵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电磁回油阀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应急制动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应急制动分泵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应急制动器刹车蹄铁限位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汽车应急制动装置整体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源深,未经张源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5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