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骑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9211434.9 | 申请日: | 199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3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骥;马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骥 |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行车 | ||
在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行车辆,如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和摩托车等,特别是一种电动骑行车,即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摩托车等。
目前,人们使用的一种电动自行车,主要由自行车主体、驱动电机和蓄电池构成,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前车轮或后车轮处,其定子固定不转动,其转子通过传动轴以及变速齿轮组等联动部件带动车轮轮毂转动,从而带动相应的车轮转动,车即前行。由于其定子不动,转子转动,它需要通过不同轴的多齿轮构成的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将转子及传动轴的力矩传递给车轮轮毂,因此其缺点是,传动变速机构结构复杂,装配时所占用空间大,制作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简化电机传动机构的结构,而提供一种传动机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电动骑行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由车主体和设置在其上面的驱动电机、蓄电池组成,其特点是,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的两端,与所述车主体上位于前车轮轮毂两侧或后车轮轮毂两侧的车架紧固联结,上述相应车轮的轮毂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的定子通过第一联动机构,与上述相应车轮的轮毂构成同轴转动的锁定结构,带动上述相应车轮以上述传动轴为轴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关断供电线路,使驱动电机定子随车滑行而转动,还可用作发电机,通过另一线路,将转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反充给蓄电池。
上述驱动电机也可只用作电动机,另外再增设一个发电机。即为了充分利用车辆下坡或惯性滑行时的动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补充到蓄电池中,这个发电机可以安装在任意一个车轮处,但最好在设置了所述驱动电机以外的车轮轮毂侧面处的所述车主体的车架处,设置有发电机。所述相应车轮的轮毂通过第二联动机构,与上述发电机的定子构成同轴转动的锁定结构。上述发电机的传动轴与上述车架紧固联结,所述车轮轮毂以上述传动轴为轴转动,带动发电机的定子相对于其转子转动。上述发电机与上述蓄电池电连接,在所述电连接线路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在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连接线路中连接有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整流滤波电路,该电路可以选用不同的整流滤波电路,如晶闸管全波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由二极管和电容连成的全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但最好是由4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构成的全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为了使各电连接线路的连线不被暴露在上述车主体的车架外表面,最好使所述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所用导线、所述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所用导线,均从所述车主体的车架管内腔中穿行,上述各导线两端自车架管内腔中穿出,将上述蓄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在驱动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最好设置有电流控制开关,以此控制供电电流大小,最终调整车速。在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连线上设置的控制开关,在车行进时断开,当车下坡或不依靠动力快速滑行时,可将控制开关闭合,使车轮拖动发电机定子绕转子转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送至蓄电池储存,以此补充电能,以增长车的可行进时间。此外车主体还包括链条传动脚踏骑行机构,不用驱动电机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依靠人力骑行前进。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即驱动电机设置在相应车轮的轮毂侧面的车架上,且定子与轮毂直接锁定,共同绕相对于车主体车架固定不动的转子及传动轴转动,节省了变速及传动用的齿轮变速机构,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部件少、噪音小,故障少的优点,反用驱动电机或增设了发电机后,可将车下坡或没必要的滑行中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补充到蓄电池中,使本实用新型的行驶时间和距离相应增长了。在不用驱动电机或蓄电池中电能耗尽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依靠人力骑行前进,因此它具有功能多,使用方便的优点,是一种易于普及的理想交通工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第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第二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的第三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的第四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全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骥,未经马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11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内封闭、防再装入液体瓶
- 下一篇:高隔间屏风的连接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