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主变位四履带足机器人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9116942.5 | 申请日: | 199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5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毛立民;李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05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主 变位 履带 机器人 行走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变位四履带足机器人行走机构,属四履带车辆或机器人的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介绍。美国专利US4596298介绍一种四履带爬坡车辆,该车主要包括车身,四个拱形的履带足,回转装置和驱动装置。四个履带足以每边前后各一个的方式安装在车身的两边,履带足上挂套有履带,每个履带足都带有独立驱动装置,回转装置用来使车辆回转,改变车辆行驶方向。背景技术的优点是越障能力强,不仅能翻越直壁型障碍和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驶,而且能爬坡,甚至爬楼梯;能较灵活地回转行驶。但背景技术也有以下缺点,驱动装置和回转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回转不够灵活,车辆不能作原地回转,即零半径回转,回转半径较大;履带足与车身固定在一起,前者不能按路况自主变位,使车辆难以爬越比履带足高的直壁型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回转灵活,越障性能优异,行走平稳和承载能力大的自主变位四履带足机器人行走机构。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机架,2是后托架,3是前托架,4A是前履带足,4B是后履带足,5是驱动轮,6是张紧轮,7是承载轮,8是履带,9是履带支架,10是链轮,11是链,12是链轮,13是电动机,14是驱动轮轴和15是导向轮。图2是本发明爬越直壁型障碍的示意图,其中16是障碍,图2包括(a)~(d)四个分图:图2(a)是本发明越障时正对障碍16保持直行的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的前履带足4A在后履带足4B的推动下,头端上翘,沿障碍16的直壁上攀的示意图;图2(c)是本发明的前履带足4A的履带8顺障碍16的尖角上爬,前履带足4A登上障碍16的平台的示意图;图2(d)是本发明的前履带足4A走下障碍16,后履带足4B攀壁越障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涉及采用下列结构的一种自主变位四履带足机器人行走机构,主要由机架1,后托架2,前托架3,前履带足4A,后履带足4B,和导向轮15组成,后托架2共有二个,以沿机架1纵轴对称布置方式固定在机架1尾部的下方,前托架3固定在机架1头部的正下方,履带足共有四个,前履带足4A和后履带足4B各二个,每个履带足含驱动轮5,张紧轮6,承载轮7,履带8和履带支架9,履带8挂套在驱动轮5,张紧轮6和承载轮7上,后履带足4B还包括由链轮10,链11,链轮12和电动机13组成的独立驱动,二个后履带足4B以二条履带8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二个后托架2的下方,链轮10和链轮12分别固定在驱动轮5和电动机13的转轴上,链11挂套在链轮10和链轮12上,其特征在于,驱动轮5位于两个张紧轮6之间,驱动轮5采用低置形式,驱动轮5的转轴和两个张紧轮6的转轴构成底边在上,顶点在下的三角形,两个张紧轮6的转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为底边,驱动轮5的转轴的轴心为顶点,二个前履带足4A以二条履带8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前托架3底部的两端,驱动轮轴14以与机架1纵轴垂直的方式从前托架3的底部穿过,二个前履带足4A的驱动轮5分别固定在驱动轮轴14的两端,二个前履带足的4A还包括由链轮10,链11,链轮12和电动机13组成的同轴驱动,每个履带足4与各自的驱动轮5的转轴构成前者绕后者旋转,即前者绕后者作自主变位的约束机构,导向轮15是万向轮,共有二个,以沿机架1纵轴对称布置方式固定在前托架3中部的后下方。
驱动轮5的转轴和两个紧张轮6的转轴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每个履带足绕各自的驱动轮5的转轴作自主变位的仰俯角的范围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6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