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选择性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试剂的新筛选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804841.8 | 申请日: | 199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268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 发明(设计)人: | M·G·卡策;小M·J·加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盛顿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P21/00;C12N1/15;C12N9/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谭明胜 |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选择性 抑制 肝炎 病毒 复制 试剂 筛选 方法 | ||
本申请要求1997年3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流水号60/038,596的权益。1.简介
本发明涉及鉴定抗病毒试剂的新方法,该试剂可选择性干扰病毒蛋白,该病毒蛋白可使干扰素(IFN)诱导的细胞抗病毒感染的防御机制失效。本发明尤其涉及鉴定可选择性抑制含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的病毒蛋白与IFN诱导的PKR蛋白激酶相互作用的试剂的筛选方法。本发明更具体而言涉及鉴定可选择性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的5A蛋白(NS5A)(含ISDR)与IFN诱导的PKR蛋白激酶的相互作用的试剂。病毒的ISDR与IFN诱导的PKR蛋白激酶间的相互作用导致IFN-诱导的细胞防御机制对抗病毒感染的失效。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鉴定的试剂可用作抗病毒剂。2.背景
2.1针对病毒感染治疗的IFN(干扰素)疗法
干扰素为胞外信号蛋白,具多种不同作用,包括免疫刺激,肿瘤抑制,和细胞增殖减少。干扰素诱导宿主细胞中多种基因产物的生产,包括Mx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和RNA酶L.(综述见Sen等,1992,生物化学杂志,267:5017-5020;Sen等,1993,病毒研究进展42:57)。另外,PKR,非cAMP依赖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为一种大于30的IFN诱导的基因产物(Meurs等,1990,细胞62:379-590)。这些蛋白表现出具抗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因此对IFN治疗病毒感染的有益作用有贡献。
IFN诱导的基因产物提供抗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机制很多。例如,IFN诱导双链RNA依赖酶,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化可裂解细胞和病毒RNA的RNA酶,从而钝化病毒复制,如细小核酸核酸病毒复制(Kumar等,1988,病毒杂志,62:3175-3181)。IFN诱导的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病毒和宿主细胞蛋白合成,通过磷酸化和钝化翻译起始因子eIF-2α的一个亚基。IFN也可在病毒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起抑制病毒作用。IFN抑制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脱壳,从而抑制病毒复制。IFN抑制疱疹性口腔炎病毒侵入细胞(Whitaker-Dowling等,1983,Proc.Natl.Acad.Sci.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0:1083-1086)。IFN还抑制由病毒,如仙台病毒引起的细胞融合(Tomita等,1981,普通病毒学杂志。55:289-295)。
为抵抗IFN诱导的细胞抵抗机制的有害作用,许多真核病毒发展了阻断IFN诱导的蛋白活性的机制。一些蛋白产生RNA,使IFN诱导宿主细胞翻译关闭无效,例如,腺病毒产生的VAI RNA分子,人免疫缺陷病毒(HIV)TAR区,埃-巴二氏病毒产生的ERER-1RNA分子(Katz等,1987,胚胎杂志,6:689-697;McMillan等,1995,病毒学213:413-424;Carroll等,1993;Beattie等,1995,病毒学210:254-263;Beattie等,1991,病毒学183:419-422)。一些病毒如牛痘病毒K3L蛋白,结合并抑制IFN诱导的PKR蛋白激酶(Gale Jr.等,1996,分子细胞生物学16:4172-4181)。流感病毒,募集细胞因子,如P58结合并阻断PKR蛋白激酶(Lee等,1990,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7:6208-6212;Lee等,1994,分子细胞生物学,14:2331-2342)。
2.2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性的重要临床问题。仅在美国,就有约4百万人慢性感染HCV。HCV,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染(Cathbert等,1994,临床微生物评论杂志,7:505-532;Mansell等,1995,肝病论坛(Semin.Liver.Dis.)15:15-32)。在1990年代中期进行抗HCV筛选之前,HCV占美国输血后肝炎的80-90%。普通应用注射药物是HCV感染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占HCV血清反应阳性人群的80%。HCV感染的高几率也可从出血紊乱和慢性肾衰竭的人看出,这些群体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
HCV的急性感染在约90%病例中导致持久性病毒复制和慢性肝炎进展。对很多病人而言,慢性HCV感染导致进行性的肝损伤和肝硬化的发展。在侵占性感染病人中,肝硬化能在两年中发展起来,尽管更典型的为10-20年时间跨度。30-50%的慢性HCV患者,肝损伤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总地说来,肝细胞癌为较晚表现形式,尚需超过30年时间的发展(Bisceglie等,1995,肝病论坛。15:64-69)。决定病情进展的病毒或宿主的相关因子不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盛顿州大学,未经华盛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4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化物气体中所含硫化氢的分析方法
 - 下一篇:化学增强型正光刻胶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