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车厢无效
| 申请号: | 98801974.4 | 申请日: | 1998-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霍罗申考夫;彼得·沙伊德;沃尔夫冈·沙尔;托马斯·弗勒特伍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B62D3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车厢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内容的机车车厢。
对于公知的这种作为铁路机车车辆车厢的机车车厢(DD 83378),其顶板和侧板是分别由多块在机车长度方向上相互接合的厢壁部件构成的。在组装成侧板的节段上具有门洞。厢壁本身是以夹层结构通过两层覆板构成的,在两层覆板之间具有绝热芯材并且在边缘处具有U形盖板作为边缘封闭用于与相邻构件的连接。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于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内容的机车车厢采取措施,以通过简便的方法并考虑到重量、费用和维修等方面因素而实现具有优点的结构方案。
这个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而被解决。
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机车车厢结构,相邻厢壁节段之间的接缝被移置到门洞处,在此处相邻侧厢壁段之间本来就至少存在基本上垂直的分界缝。在此相邻厢壁节段上的部分门洞断面是这样来安排的,使共同组成的门洞断面对应于门洞的全部宽度。因此门洞上方的侧厢壁节段还是直接相互连接的。在各安置着部分门洞断面的侧厢壁节段垂直侧边缘之间可以在静力学上有利的位置上设置窗口断面。但是安置在机车车厢端部的侧厢壁节段只在其对着相邻侧厢壁节段的一侧安置部分门洞断面。位于末端的侧厢壁节段长度最好对应于在机车长度方向上测得的具有两个部分门洞断面的侧厢壁节段长度的一半。由此能够实现,侧厢壁节段和在长度方向上的外部顶板与机车车厢端部封闭,使得顶板节段与位于那里的垂直接合至少搭接两段半个侧厢壁节段。通过侧厢壁节段与搭接的顶板节段的可靠连接也可以在各侧厢壁节段之间的接合部位产生足够的整体机车车厢刚性。两个顶板节段之间的接口位置位于安置有两个部分门洞断面的侧厢壁节段上部的长度中点部位。因此在侧厢壁节段与两个在长度方向上相互连接的顶板节段之间的接口位置区域得到最好的连接。
尤其是厢壁节段通过两层覆板和固定设置在其中的栅形构架这种夹层结构构成的,栅形构架是由相互连接的构架杆和插入其中的夹层芯构成的。在此构架杆也嵌接在细长的、侧厢壁节段门洞搭接臂杆上并且其边缘与其它的部位一样封闭,使得这个伸到外边的构架杆部分能够被用于与相邻结构件的可靠连接。
因此与所属构架杆端部呈现插连接的节点连接体可以使构架杆无需特殊花费地相互连接。这种形式的节点连接体可以应用在拐角、分支点或交叉点。此外节点连接体可以与相应数量的臂杆形成结构,臂杆可以相互刚性连接。然而为了防止在连接体上产生强烈的应力区并且为了适应纤维连接覆板的韧性以及抵消加工误差,节点连接体的臂杆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形,例如与各公共节点支承铰接装配。在此铰连接例如通过轴销或弹性带来实现,弹性带与节点连接体和节点支承构成一体并且特别由弹性材料,最好塑料组成。因此这种夹层结构通过简单的构架杆长度变化以及简单的加工制造可能性就可以产生许多变形。
构架杆和节点连接体以及芯材在厢壁节段端部与覆板可靠粘接。在此至少一层覆板可以由多层相互可靠连接的覆层所组成,其目的在于,形成位于内部的针对芯材的基层,在基层上至少可靠地涂覆防火层和/或装饰层。在此如果覆板尤其是在内部基层最好在拐角处和门洞和/或窗口断面处具有由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纤维插入是有优点的,而在其它部位可以采用纤维,特别是玻璃纤维连接。因此这种断面的裂纹和断裂危害拐角可以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可靠的防止裂纹和类似情形的形成。此外提供了关于这种内部结构的简单的组合可能性,在此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单独的隔热和隔音以及光滑的内外厢壁。
下面通过实施例原理图来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示为:
图1由多个在机车长度方向上相互组合的厢壁节段组成的机车车厢,
图2侧厢壁节段分解图,
图3刚性节点部件的两种变形,
图4带有通过支承销轴铰接的插入臂杆的节点部件,
图5带有弹性连接插入臂杆的节点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1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