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产生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8218727.0 | 申请日: | 199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4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产生 构造 | ||
1、一种臭氧产生构造,主要由一管状导体、一电路基板及一耐高压电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状导体以不锈钢制成管状,其中心具有一通道,两端部固定在电路基板上;上述电路基板设有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其中第一接点导接于上述管状导体的两端部,第二接点则可供耐高压电线导接;上述耐高压电线具有内导线及外表层绝缘体,其长度略大于管状导体,其两端的一端为自由端,通过管状导体中心的通道而延伸略凸出,另一端则为导电端焊接固定于上述电路基板,并导接第二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电路基板可以利用各种板状绝缘材质替代,并将管状导体的两端部及耐高压电线的导电端分别固定于该板状绝缘体后,再分别导接高压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电路基板可以在相对于管状导体设置位置之处挖设一窗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电路基板可添设一延伸有若干间隔排列尖端的导电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管状导体以不锈钢线呈螺旋环状层层回绕而成弹簧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管状导体以不锈钢线呈交错排列,使其的周围形成网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管状导体以不锈钢制成长管状,并在其周围设置若干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87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