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座椅安全带的降低卷取器拉力的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8125616.3 | 申请日: | 199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4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台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汽车系统星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2/44 | 分类号: | B60R22/4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伟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座椅 安全带 降低 卷取 拉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的卷取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装在卷取器一侧与卷取器配合动作可减缓安全带拉力的离合器装置的降低拉力的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座椅安全带对使用者来说不那么舒适,因为使用安全带时,安全带对使用者的胸部有压力作用。为减小安全带造成的不舒适的感觉,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常用降低拉力的机构。美国专利No 5,328,119披露了一种典型的这类机构,其设计原理为,限制面向安全带板一个侧面的卷取轴的转动,因而阻止安全带的卷绕,同时允许卷取轴反方向转动,令安全带能被拉出,从而减缓安全带的拉力。
参见图1,降低拉力的机构10包括固定在安全带卷取器(图中未示)框架上的板112,带有嵌入在板12的孔14中的轴段17的过渡接轴16,带有由两侧面中心处向外凸伸的轴段33和36及外圆周上的棘齿34的盘簧支座32,以及第一盘簧20和第二盘簧40;第一盘簧带有勾在过渡接轴16的钩槽18中的外端20A和勾在盘簧支座32的内侧钩槽中35的内端20B,第一盘簧对卷取器的卷取轴施加卷取力;第二盘簧带有与盘簧支座32的钩槽38相配合的内端40A和固定在罩子42上的外端40B,第二盘簧40的弹性力要大于第一盘簧20;过渡接轴16,第一第二盘簧20和40,以及盘簧支座32按轴线CL顺序组装连接在一起。
降低拉力的机构还包括棘爪杠杆50和可有选择地控制盘簧支座32转动的电磁线圈56。棘爪杠杆50带有挂钩52和复位弹簧54,挂钩52可在电磁线圈56的柱塞58的推动作用下与盘簧支座32的棘齿34咬合,复位弹簧对棘爪杠杆50有返回复位的作用力。
在使用之前安全带是被卷绕在卷取器轴上的。第一盘簧20被紧紧地卷着,而第二盘簧40则以最大程度被放松。如果乘车人将安全带从卷取器中拉出系在身上,则电磁线圈56通电,使柱塞58伸出推动棘爪杠杆50转动,挂钩52与棘齿34咬合。随后安全带被第一盘簧20释放,可释放部分只是很短的一段。换言之,第一盘簧20的卷取力是作用在过渡接轴16上来转动卷取器轴的。由于第一盘簧20处于放松状态,减缓了拉出去的安全带作用在乘车人身上的压力。
可以看出,在降低拉力的机构中,盘簧支座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力量较小的第一盘簧和力量较强的第二盘簧接触,力量较小的第一盘簧与过渡接轴的一个面接触,力量较强的第二盘簧与罩子的一个面接触。降低拉力的机构具有无噪音,无摩擦的优点,但是当拉出安全带时,第一盘簧,盘簧支座,及第二盘簧彼此协同动作,故第一和第二盘簧都与盘簧支座的两个侧面接触,这样它们之间就会产生附加的摩擦和噪音。在卷绕安全带时,由于第一盘簧与罩子的一个侧面会发生摩擦,第二盘簧也会与盘簧支座的另一表面有摩擦接触。这就意味着降低拉力机构不能减少协同动作的零件之间产生的噪音。
而且当安全带回卷时,第二盘簧的张力会传给第一盘簧,因而产生不平衡力,这个不平衡力会促使过渡接轴和盘簧支座向相反方向运动,造成不稳定工作状态。这就是将第一盘簧,盘簧支座,第二盘簧以及罩子做顺序安装连接的原因。美国专利No.4,993,567和No.5,080,298中也披露了有关降低拉力机构的内容。但是,这些专利都有与上述降低拉力机构类似的缺陷。
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将盘簧支座,过渡接轴,第一和第二盘簧彼此之间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利用弹簧来使盘簧支座向前及向后转动以直接驱动卷取器轴,这样就能解决噪音问题并实现系统的稳定工作。因而所需的是设计一个离合器机构,离合器中的盘簧支座上装有可将张力转化为旋转力的第一和第二盘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汽车系统星宇株式会社,未经德尔福汽车系统星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5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卤化物灯
- 下一篇:自行车的自动变速装置





